吵吵闹闹,那便是爱

你们家两口子吵过架么?哈哈,说没有的都是单身狗!小时候我的耳旁总是叮里铛啷~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老妈身体不好,到现在每年住院的最高纪录是一年七次,12个月在自己家住不到三个月。但记忆里她和爸爸吵架时一定是精力旺盛的,我老觉得她生病是因为爱生气,又多愁善感。

吵吵的具体细节早就不记得了,那会儿的导火索都是我们现在认为特无聊的鸡毛蒜皮,根源大概是因为没钱,两个人的个性又都太强,都想掐住对方硬扭着服从,毕竟家里五张嘴只有老爸一个人的工资。

我妈特能干,姐妹三人的衣着从不比同龄人差,就是吃得比较差,一个月到头有结余,老爸才上一次街买一点肉。老妈说真财主不露富,穷人爱穿衣,因为怕被别人瞧不起所以把门面做得比较光鲜。

不过吵闹并不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每年夏天晚饭后,老爸拉起二胡,我吹笛子或弹弹电子琴,老妈和两姐姐都是能唱能跳的,儿时的玩伴对我家影像最深刻的,也是咱家庭音乐会。

我家的文艺细胞和氛围得益于老爸的熏染,虽然老妈对书一贯嗤之以鼻,但书架上的《古文观止》长期是老爸的最爱,老爸爱养猫猫狗狗,老妈就一脸嫌弃。

两老吵了一辈子谁也没赢了谁,最后彼此妥协才有了安稳平静的晚年,虽然时不时老妈还是会找老爹的茬,可对手一贯保持缄默,留她一个人自言自语。

现在想想其实两老根本不是一路人,一个爱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一个只管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他们嘲笑了对方一辈子,就为了给彼此一个差评!

自己成家后才明白高分贝说话是他们的交流方式,从他们上辈人那儿沿袭的,我外婆一辈子对外公不满意,哪怕外公在省歌舞团工作了一辈子。

外婆也是受自己老妈影响,一个地主家的小姐嫁了一个拥有武昌阅马场那么大家产的湖北省商会少爷,因为空有正房身份,但膝下只有我外婆一个女儿,所以在和小老婆宫斗中失势,一辈子心里唱的都是闺怨曲。这种对老公的且爱且恨成为嘴上的口头禅,影响了一代代的夫妻相处方式。

这是我21岁时详细问过外婆我们的家史后了解到的,所以她们的观念造就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下一辈的女婿一代是英俊➕才华横溢,隔代是朴实平凡,像循环的死咒……我寻思大概是这个家族的女人总觉对自己老公不满意,然后下一辈就变成相反的类型,于是摆锤状往复。

这个结论是我看过人家对克林顿几任女友的分析后,也来做家族配偶分析的结果。

魏家三朵金花出阁后,两老便再也没了大的战争,老妈依旧爱生气,可老爸不奉陪,一方先退下来另一方也收起锋芒,夫唱妇随。

难怪人说夫妻感情曲线是U字型的,年轻和年老两端是夫妻感情最好的点,其他时候下滑。感情的消耗磨损和生活的难度应是成正比的,在生活各方面压力很大的那些年,彼此的观念、性格、缺点都来参战,于是有了热热闹闹的这辈子……

吵吵闹闹,那便是爱

黄昏迟暮,夕阳渐沉,把过往和那个执拗的“我”一起放下~

吵吵闹闹,那便是爱

吵不动,便恩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