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邓艾之死,缘于其政治能力低下。

邓艾偏师偷渡阴平,出其不意能够灭掉蜀国,离不开钟会的支持,更离不开钟会大军在剑阁对姜维的牵制。

此前掌握魏国军政大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因魏帝曹髦之死,政治上陷于被动,急需通过对外发起战争转移内部矛盾,因此提出伐蜀计划。但是,邓艾意识不到这一点,以蜀国没有内乱、姜维非常厉害为由,一再反对司马昭的灭蜀计划;而钟会深刻领会司马昭的意图,大力支持这一计划。因此,司马昭对邓艾大为不满,对钟会大为赞赏。

此时,魏国镇西将军的军中排位低于征西将军,邓艾任征西将军很久了,长期在庸凉地区与蜀汉姜维作战,拥有极其丰富的军事经验。而钟会长期担任谋士,智谋出众,但缺乏直接统兵作战的经历。

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魏大将军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伐蜀后,直接拜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假节、主持伐蜀事宜,即钟会是灭蜀行动的统帅,军中排位更高的邓艾则须受钟会节制。这已经说明司马昭信任钟会,并不信任邓艾,对邓艾敲响了警钟。

公元263年,灭蜀战争开始后,钟会率领三路大军穿越秦岭,进入汉中,让两万军队包围汉、乐二城,自己亲率十万军队越过阳安关口,攻克关城,直扑剑阁,但在剑阁被从沓中匆忙赶来的姜维五万多军队据险死死顶住。期间,钟会以“畏缩不前”的罪名拘捕从阴平绕道而来剑阁的雍州刺史诸葛绪,接管其三万多军队,然后同意邓艾偷渡阴平的计划,并派遣田章率领一万多军队,绕到剑阁西南方向,加入邓艾军队。

当时的邓艾,与诸葛绪各自带兵三万多人,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牵制沓中姜维的计划已经归于失败。姜维率五万军队,先是在沓中摆脱邓艾军队的纠缠,接着又在阴平桥头晃过诸葛绪的堵截,迅速赶往剑阁,顶住了钟会大军。追赶不及的邓艾建议诸葛绪与自己一起偷渡阴平,被诸葛绪拒绝。诸葛绪率部绕道剑阁东北与钟会汇合,被钟会以“畏缩不前”的罪名拘捕,押送洛阳。钟会赞成邓艾偷渡阴平的计划,并派遣田章带领一万多军队去加强邓艾的军力。

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于是,邓艾趁姜维军队被钟会大军牵制于剑阁之际,率领偏师三万人多偷渡阴平景谷道,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七百里无人区,于江油逼降蜀将马邈,获得补给,然后于绵竹击灭蜀汉卫将军诸葛瞻及其统领的一万余人宿卫营,接着兵临成都,逼迫刘禅投降,从而立下灭蜀的绝世大功。

当然,也是诸葛瞻缺乏军事能力、拒绝黄崇的正确建议而成就了邓艾。当时身在成都的蜀汉皇帝刘禅,接到军情,得知邓艾欲走阴平道,没当一回事就拒绝了蜀地其他郡守驰援成都的请求,只是派遣卫将军诸葛瞻率领一万多人精锐的宿卫营,前去阻截邓艾。诸葛瞻率宿卫营抵达涪陵后,徘徊不进。黄权儿子黄崇涕泪纵横地建议立即赶往江油以北的山地布防,依托江油城,据险阻截邓艾军队,不要把魏军放进平原。但诸葛瞻拒绝了黄崇的建议,在涪城徘徊多日,贻误了战机。结果邓艾率领缺乏粮食补给的疲惫之师,历经千辛万苦走出山地,逼降了只有五百守军的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获得了补给,战力得到恢复,然后抵达涪城地区,击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大惊失色,赶忙撤出涪城,退往绵竹,不据城防守,于野外列队迎战魏军。邓艾军队三倍于诸葛瞻之军队,遂实施左右夹击的策略。经过生死决战,邓艾军队先输后赢,最终全歼蜀汉宿卫营,诸葛瞻、诸葛尚父子阵亡。邓艾率军直抵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此时,立下灭蜀大功、本应谦虚谨慎的邓艾,意识不到警钟早已长鸣,内心开始膨胀,不经司马昭同意,擅自处理各种事务。邓艾以天子的名义,拜刘禅行骠骑将军事,并拜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其原来官职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原有的职务。

邓艾还任命自己的亲信手下接管益州诸郡军政大权,其中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把在绵竹把作战中的阵亡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邓艾深感骄傲,洋洋自得,对原蜀汉群臣说道:“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就被杀掉了。”邓艾还说道:“姜维自然是一时的雄杰,但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一些有识之士见他如此矜夸,就在背地里嘲笑他。

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邓艾踌躇满志,向司马昭上书,提议尽快伐吴,并筹划伐吴之策。实际上,伐吴本身早就在司马昭的计划之中,只是由于内外各种原因,司马昭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司马昭认为邓艾是在居功逼迫自己。

邓艾尚没有意识到司马昭早就对其不信任,其种种举措,引起了司马昭的进一步猜疑和不满。

钟会、卫瓘、师纂等人见邓艾居功自恃、违规处理蜀地事务,就向司马昭上书,指控邓艾处理事情悖逆不道,并称邓艾已经露出企图据蜀自立的谋逆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邓艾被卫瓘以雷霆之势拘捕后,仰天长叹道:“我是忠臣啊,居然到了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立下灭蜀大功的邓艾,为何死得这么窝囊?

景元五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抵达成都,将邓艾押往洛阳。钟会之乱结束后,邓艾亲兵于绵竹以西追上押送邓艾的槛车,释放出了邓艾,这再次给人以口实。卫瓘随即派遣田续带兵包围了邓艾父子及其亲兵,予以处死。曾经灭掉蜀国威风凛凛的邓艾,就这么窝囊地死了。

邓艾在洛阳的余子随后也被诛杀,其妻和孙子则被流放到西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