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焦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主要危害花生叶片,叶柄,茎和花轴。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病斑扩展融合形成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板块,严重时会转为黑褐色。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时,会引起严重落叶。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1、花生褐斑病又称“早斑病”。初花期即发病,主要为害花生叶片,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斑较黑斑病大而色浅,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黄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叶柄和茎秆染病 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2、花生黑斑病俗称"黑疸"、"黑涩",一般盛花期发病,黑斑病的症状与褐斑病大致相似,为害部分相同,两者可同时混合发生。叶片上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直径1-5毫米,近圆形或圆形,暗褐色至黑褐色,叶片正反两面颜色相近。病斑周围通常没有黄色晕圈,或有较窄、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在叶背面病斑上,通常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并有一层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产生大量病斑,引起叶片干枯脱落。叶柄和茎杆病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大斑,严重的整个叶柄和茎杆变黑枯死。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3、花生网斑病,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有2种类型。一种为污斑型,叶片正面初生针状褐色小点,渐扩展成近圆形、深褐色污斑,边缘较清晰,周围有明显的褪绿斑。病斑可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另一种为网斑型,初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状,常扩大或连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晕。此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4、花生焦斑病,又称叶焦病、枯斑病,通常先从叶尖开始发病,少数从叶缘发病,病斑呈楔形或半圆形,由初期褪绿渐变黄、变褐,边缘深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后变灰褐、枯死破裂,状如焦灼,上生许多小黑点。叶片中部病斑初与黑斑病、褐斑病相似,后扩大成近圆形褐斑。有明显胡麻斑状。收获前多雨情况下,该病出现急性症状。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水渍状大斑块,迅速蔓延造成全叶枯死,变黑褐色,并发展到叶柄、茎、果针上。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轮作,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和重茬种植。2、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适时喷施钼、锌、锰、铁、硫等多元素叶面肥。3、做好清沟,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4、花生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同时深翻土地,可以减少田间初始菌源量。5、发病初期可选用硫酸铜:生石灰:水=1∶2∶150倍式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4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 300~400倍液,或5%己唑醇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或43%戊唑醇4000-5000倍液,或25%嘧菌酯1000倍液,亩喷药液量30-45公斤,每7-10天喷1次,连防2-3次,注意药剂应轮换施用。

红日商学院——花生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