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李逵兄弟vs武松兄弟(下篇)

上次說了李逵兄弟倆,可以看出這兄弟倆並不和諧,接下來再看看武松兄弟有什麼異同。卻說打虎英雄武松在陽穀縣做了都頭,一日心閒,走出縣前來閒玩,忽聽背後一人叫聲:“武都頭,你今日發跡了,如何不看覷我則個?”武松回過頭來叫聲:“啊也!你如何在這裡?”

《水滸傳》李逵兄弟vs武松兄弟(下篇)

武松相遇武大郎

那人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武松嫡親哥哥武大郎,武松撲翻身便拜:“一年有餘不見哥哥,如何卻在這裡?”

武大道:“二哥,你去了多時,如何不寄書信與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武松道:“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

武大道:“我怨你時,當初你在清河縣,經常吃醉了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教我隨衙聽候,沒一個月清靜,常教我受苦,這便是怨你處。想你時,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妻子),別人都來欺負,沒人做主,你在家時,誰來敢放個屁?我如今在那裡安不得身,只得搬來這裡賃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處。”

《水滸傳》李逵兄弟vs武松兄弟(下篇)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哥倆關係並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那麼好,武松時常喝酒惹是生非,武大郎處理後事雜事,二人關係自然不十分融洽。所以一開始見面,武大郎顯得很生分,直呼武松“武都頭”,還說你發跡了,也不來看看我,這就不單單是冷漠了,還有些許的怨恨。而武松也確有做的不恰當之處,原著中寫到,武松做了步兵都頭,眾人都來道賀,連連吃了三五日酒,又過了三二日,心裡閒才出來偶遇武大郎。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的觀點說武松的不是,配不上“情義武二郎”的名號。因為陽穀縣和清河縣離得不遠,從知縣的話中可以看出:“雖你原是清河縣人士,與我這陽穀縣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近在咫尺說明並不遠,而武松只顧天天喝酒慶祝,沒事心閒了也沒有想起回家看哥哥。

《水滸傳》李逵兄弟vs武松兄弟(下篇)

我自己的理解李逵兄弟是哥哥李達做的非常好,而武松兄弟正好相反,是武大郎做哥哥的並不到位。從武大郎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武松雖然經常惹麻煩,但也給武大郎撐腰了,沒人敢欺負,武松因醉駕打了人一拳,以為打死了,出逃了一年,後知道人沒死,想起要回家看哥哥。武大郎話中得知,若不是娶了妻子,受人欺負,沒人撐腰,武大隻會埋怨武松,並不會想起他,現在武松當了都頭,武大郎酸酸的話語正是刺激武松,意思該你回報我的時候了。作者施耐庵寫的武松身高八尺,一貌堂堂,武大郎不滿五尺,面目猙獰,正所謂相由心生,所以武大郎並不是電視劇演的那麼老實可憐。而武松在柴進府上,跟陽穀知縣都直言要回家看望哥哥,所以武松雖有不足之處,但還是心裡記掛哥哥的。

《水滸傳》李逵兄弟vs武松兄弟(下篇)

情義武二郎

況且,我們討論歷史上的人物需要跟那個時代的人橫向對比才能看出差別。就看兩處,一是宋江得知父親病故,要回家奔喪,燕順說:“哥哥,太公既已歿了,到家也不得見,世上人無有不死父母,且請寬心,引我們兄弟去了梁山,那時候小弟在陪哥哥去奔喪,未為晚矣。從燕順這些人看了人死了很正常,看不看的無所謂;二是李逵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眾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殺了四虎,今日山寨添了兩個活虎上山(青眼虎李雲,笑面虎朱富),正宜慶賀,一家人殺羊宰牛的做宴席慶賀去了。看梁山好漢的反應是“大笑”,連孝義黑三郎也是如此,李逵原著沒再描述,估計也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去開宴會了。所以,這樣對比武松配的上”情義“二字,錚錚的男子漢。

列位看官,你們如何看待,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