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磨一劍的短視頻,如今迎來強對手

四年磨一劍的短視頻,如今迎來強對手

"短兵交接"還會持續多久?

QuestMobile去年發佈的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設備,從2017年1月的10.27億到9月的10.64億,同比增長率呈逐月遞減的趨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殆盡,用戶增長面臨巨大考驗。內容所產生的流量,同時具備推廣,廣告,黏合和沉澱用戶等多重功能,於是短視頻龐大的流量,成為眾多互聯網巨頭、創業者及資本們必爭之地。

BAT之外的今日頭條,在去年形成短視頻矩陣,其旗下的西瓜、抖音、火山、內涵段子等短視頻產品,攏聚了大批用戶流量。過年期間,抖音與快手的"撒錢大戰",一度成為媒體們關注的焦點。春節期間,快手發放短視頻拜年紅包,4天撒了超過6.6億人民幣。抖音也不甘落後,在國內多個高流量APP上都投放了廣告,同時聯合12位明星向用戶發放紅包。一時間,短視頻市場硝煙瀰漫。

長視頻再度崛起,長短並存成未來趨勢

經過兩年的生長,短視頻領域的熱度逐漸褪去,整個市場格局逐漸形成,整體開始迴歸理性。同時,整個行業,內容創業者,面臨的顯示發展的困局也不容忽視:

內容同質化嚴重: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短視頻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流量金礦,引來了諸多資本的加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的短視頻APP多達400款,堪比2016年視頻直播的"百團大戰"。由於入局者多,用戶流量越來越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搞笑、媚俗、獵奇成為短視頻平臺的標配,優質的內容反而變得稀缺。

變現模式單一:關於短視頻變現難的問題,是自短視頻火爆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同時也是一直沒有解決的。新京報曾經針對952個優質短視頻團隊做過調查,發現47.9%的團隊至今還不能盈利,21.85%也僅僅做到了收支平衡。在短視頻風口下,能盈利的公司只有三成。長期燒錢,必定是無以延續。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之前已經沉寂的長視頻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隨著消費的進一步升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性消費在用戶生活中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而視頻也勢必會成為文娛消費重點。這時,長視頻與短視頻互補的優勢會越來越突出,併成為視頻行業的新風口。而那些早早佈局長視頻的企業,也到了收割紅利的時候。

四年磨一劍的短視頻,如今迎來強對手

長視頻賽道格局初顯,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四年磨一劍的短視頻,如今迎來強對手

在國外,也有和BAT一樣嗅覺靈敏的企業。去年3月,美國最大的短視頻內容方之一NowThis高調宣佈進軍長視頻領域。他們與喜劇工作室Jash合作製作的長達1小時的對話視頻,以及和數字工作室Astronauts Wanted合作推出Trumpocalypse系列動畫,YouTube的點擊量分別達到了56萬和70萬。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如果是長視頻是即將到來的風口,那麼市場領先者,一定是早已佈局長視頻的公司。不管長視頻是否復現短視頻的激烈競爭,但對於優先發優勢的企業,已經搶在了賽道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