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抛弃深圳?不,它只是在远离!

华为抛弃深圳?不,它只是在远离!

华为抛弃深圳?不,它只是在远离!

华为,深圳,东莞,扯不断,理还乱!

华为虽然没有“跑”,但是华为研发团队等部门从深圳向东莞的“搬迁”却终于付诸行动!

虽然这次“搬迁”的性质还有待商榷,但无疑会让人产生诸多遐想。

究竟是华为抛弃了深圳,还是深圳的高房价不得不让华为离开?这必须让我们思考。

如果让我说这个问题,那我认为,华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抛弃深圳;但是,现状却不得不让华为选择一个缓冲空间。华为没有抛弃深圳,只是在一点点远离!

为何要这么说呢?

第一,因为深圳是华为的“根”,所以华为不会轻易离开。

华为发轫于深圳,它要感谢那个伟大的时代,同时也要感谢深圳。

关于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农村、全国、国际三个阶段。深圳,则是华为从农村进军全国的第一个“根据地”。

而华为之所以在深圳起步,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年深圳的政策。

1987年,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这份规定虽然已经“失效”,但在当时却给无数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份“规定”。再看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我们会发现深圳对华为的意义。其中有些内容,虽然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大胆的让人难以想象。

“科技人员可以以现金、实物及个人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等工业产权作为投资入股,并分取应得的股息和红利。”

“鼓励和欢迎特区外科技人员来特区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特区外的科技人员在特区创办民间科技企业或到民间科技企业供职,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办理在特区内的居住手续。”

“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干部职工,愿意到民间科技企业中工作的,原单位应予支持,不要加以阻拦,但他们须在三个月前提出申请;他们可以辞职,也可以经原单位批准,准予停薪留职二至三年。在留职期间,个人应按每年本人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交回原单位,作为职业保险金。停薪留职期满后的科技人员,可以辞去原单位工作或回原单位安排工作。”

单看这三点内容,不仅仅是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依然有着很强的意义。

那么,面对这方培育了自己的土地,华为会轻易的抛弃它吗?我认为不会。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任正非才会说华为的总部永远在深圳。

第二,虽然华为有“绿叶对根的情意”,但深圳已经“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不要让华为跑了”,这曾经是几年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虽然后来有了“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的承诺,但是,“不要让华为跑了”依然会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当华为要“跑”的传言最激烈的时候,华为和深圳都有一个很不错的态度。

2018年4月4日下午,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的合作协议。而任正非也表示,“深圳总部是华为全球的领导核心”。

华为,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公司。虽然,多年前的“狼性”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但华为的高收入与高付出却是成正比的。

在一个颇为辛苦的公司工作,如果能有一个相对来说略为安逸的生活环境,应该会缓解工作的辛劳。可是,如果生活环境同样辛苦,那就让员工有些难受了。

而深圳,最近若干年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让人担忧。

深圳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6月份楼市成交数据显示,上月一手住宅成交量小幅上涨,价格则维持稳定。6月份,全市一手住宅成交2705套,环比上涨5.5%;一手住宅成交均价54093元/平方米,环比微跌。自2016年9月份以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月均环比现‘二十一连跌’。”

这个“二十一连跌”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我们都知道深圳房价经常是每月下跌很小的数字。而有统计数据显示,这个“二十一连跌”,一共是下跌了1518元。

古人有云,“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如今的深圳,堪称“深圳房贵,居大不易”了。

而相对于深圳,距离并不遥远的东莞,居住就相对来说容易多了。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5月,东莞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销售4136套,销售面积45.91万平方米;按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进行计算,销售均价为16952元/平方米。”

16952元/平方米,与54093元/平方米,高下立判!

所以,即便不考虑华为员工在松山湖分房的性质,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压力还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也许,现状让华为不得不选择一个缓冲空间。

从这几天的报道看,华为基本上否认了高房价、高人力成本等原因造成“华为外迁”。同时,华为更加强调了“业务部门正常的布局”的因素。总之,华为并没有“外迁”。

确实是这样,华为的确是在进行业务部门的布局。但是,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缓冲呢?

尽管华为的总部还在深圳,但很显然,华为在找一个缓冲的空间。

其实,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布局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而在2012年,当时媒体称,“东莞市政府在松山湖南部环湖路以北,为深圳华为有限公司终端总部统筹安排了1900亩地,用于华为终端总部建设。根据本次规划局公布的规划设计方案,这1900亩地共分4个地块,分4期进行建设。首期将启动第4地块,面积约1000亩。”

此项目,已经于2014年9月开始动工。

如果看华为终端总部的建设过程,那么华为将研发等部门搬迁至此应该是顺理成章。

但是,联想到之前华为与深圳的传闻,这是巧合吗?我更愿意将其看成一个顺势而为的缓冲结果。总部还在深圳,但一些部门与人员,却要离开深圳到松山湖去了。而如果再往前看的话,2016年,华为企业数据中心已经从深圳迁至东莞。

试想,如果深圳的房价不是那么高,华为还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业务布局吗?

所以,看以上三点分析,华为真的没有抛弃深圳,但它正在一点点从深圳疏散,与深圳逐渐远离。

而未来,华为或许会继续它的疏散步伐。不过,将来华为也许会重新向深圳聚拢。因为,如果当东莞松山湖的房价像深圳一样高甚至超过深圳的话,那面对更高的成本,华为说不定会走上回归之路。

华为真的抛弃了深圳吗?没有。只是在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