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近日,新出台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就明确提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一言以蔽之:奖励“生育二孩的家庭”。

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怎样奖励?文件的原文是“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也就是说,至少将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奖励。比如生育了二孩的家庭,可以在购房上享受一些奖励政策,可以在孩子上学时享受奖励,还可以享受减税和社保便利。

由于目前国家生育政策只放松到“全面二孩”,所以辽宁的奖励政策也只限于“二孩家庭”。

为什么辽宁率先提出“奖励生育二孩的家庭”?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就知道了。

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上图是今年3月时,“21世纪经济报道”对2017年各省生育状况报道时,列出的图表。可以看出,在公布了详细数据的19个省市里,辽宁出生率是最低的,连山东省的一半都不到。

另外,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早在198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就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分别是1.773、1.842和2.062,明显低于全国2.584的平均水平。此后,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行,2000年,东北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跌破了1.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5。

从规模上看,东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正在持续下降。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比重为8.22%,相比五普时占比8.42%,比重明显降低。

《沈阳日报》2015年的一篇报道则说:通常认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23%为正常,18%—20%为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下为超少子化。

辽宁省0-14岁人口占比由1990年的23.22%降到1997年的19.12%,进入少子化阶段,此后下降到2004年的14.5%,进入超少子化时代,2014年进一步降到10.54%,超少子化不可逆转。(见下图)

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辽宁为什么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一般认为,这跟“强政府模式”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模式下,计划生育政策被严格执行,所以辽宁“一孩率”比较高。另外,强政府模式下经济缺乏活力,再加上天气寒冷,辽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生育率一般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所以辽宁生育率就显得比较低。

事实上,不仅东北三省出现了“少子化”倾向,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江浙沪,也出现了生育率偏低的“片区塌陷”现象。近期有人撰文称,将来长三角竞争不过珠三角,因为珠三角仍然“生”意盎然,维持了较高生育率。

楼市的大利好 辽宁率先出手了 ! 二胎你生么?

辽宁省希望通过奖励政策,把“总和生育率”到2030年提高一倍。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生育率偏低,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口老化,社保负担比例上升,经济缺乏活力等。最终让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入不敷出,甚至可能无法负担退休人员养老金。近期国家宣布统筹全国养老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中国人口增长率已经排在全球130名左右,甚至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如果“全面二孩”政策仍然不能显著扭转生育曲线,则类似辽宁奖励生二孩的政策,将会全面出台。甚至将来会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楼市和生育率,是非常微妙而又矛盾的关系。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可以显著抑制城市居民的生育愿望;但如果生育愿望被奖励所刺激,出现反弹,则又反过来影响房价。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国家加大对中低收入、刚需、愿意多生育家庭的支持力度。收入低的,愿意生孩子的,给予3折4折的安居型商品房;收入高的,不符合安居型商品房的家庭,但又多生孩子的,给予首套贴息(房贷利率按照基准7折)房价8折的政策。对于收入高、只愿意生一个孩子或者不生的,其住房让市场调节。

此外,在个人收入所得税、养老保险、孩子就学的学费餐费上,都可以向愿意多生育的家庭倾斜。

从限制生育到奖励生二孩,这将是中国人口政策的一个新变化,它对于实体经济、对于楼市来说,都将是一个长期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