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作者 | 菩提心小子

她是第一个将佛教音乐推向全世界的女僧人,她的歌声被西方媒体誉为天籁之音。

她并没有让人惊艳的倾城容貌,也没有登峰造极的歌唱技巧,但她却能用歌声穿透到你的心灵身处。

如果说一流的歌手唱歌用生命,那么,她唱歌则是用“佛性”,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琼英·卓玛。

行者·歌词大意

行者,我是一个行者

我的宿命就在旅途

只要心灵纯净,哪里都是天堂

前行,不倦的前行

用心去走每一步

我的生命就有了意义

在路上,上天赐我甘露

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回响:

让我每走一步都得到升华

在花的眼中,荆棘也和花一样

我心向往幸福

也想要所有人得到快乐

我是个行者

穿越江河也穿越雷雨风暴

还有这世上的路,这世上的路

歌词中写到:“心灵纯净,哪里都是天堂”,这正是卓玛对修行的见地,

放空心灵,闭上双眼去体会,是否有种让你置身于天堂的感觉?

可是,你很难想象到:这位天堂的歌者,她的童年却是从黑暗里走出来的。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在1971年的6月4日,佛祖的故乡尼泊尔,卓玛出生在加德满都的一个难民营中。

虽然少时生活贫苦,可对一个初生的孩子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而真正黑暗的开始,是在她5岁以后,父亲对她的虐打。

据她在自传《为自由而唱》所述,父亲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忠诚的朋友、备受爱戴的邻人,却也是一个酒鬼、糟透了的丈夫和父亲。

“他几乎每天都打我,有时候用拳头、罐子,甚至鞭子…”卓玛说。

肉体的痛楚对小卓玛来说可以忍受,越被打她越倔强,越叛逆,她喜欢挑战年长健硕的男孩,这是一种“有毒的权力欲”附近的孩子称她“李小龙的妹妹”。

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她眼看着母亲被毒打,自己却无能为了,家庭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

卓玛13岁那年,卓玛的父亲竟用刀子要捅向她,绝望的卓玛哭泣出逃,她知道要想彻底摆脱这个困境,只有两种选择,嫁人或者出家。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卓玛逃到家附近的一座寺院,

在那里她遇到让她感激一生的恩师:乌金仁波切,她追随师父出家了。

虽然身入空门,可卓玛心底仍然充满着愤怒与仇恨,

仁波切是个大智者,在藏传佛教拥有崇高的地位,

他深知这个小女孩的伤痛,知道她缺少爱和安全感,

不断给她安慰和鼓舞,有时还想哄孩子一样给她讲故事,

即使佛教纪律深严,仍额外给她一点自由,

比如破例给她传授一些只有男性才能修习、可以破除恐惧和仇恨的施身法。

就这样,卓玛她安心留在师父身边,学英语、禅修、咏唱。

卓玛一直服侍师父十余年,直到1996年仁波切圆寂。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出家很久后有次回家,卓玛见到母亲脸上的瘀痕,

内心怒不可遏,那来自于灵魂深入的痛苦重现,

她痛恨自己抛弃了母亲,自顾享受重生的喜悦。

仁波切开导她:

“诅咒黑暗没有意义,为何不尝试点起蜡烛?”

“仇恨永远遏止不了仇恨,只有爱可以。”

“你爸爸打完你们之后,他肯定也是痛苦的。

你比他幸运,你懂得学习如何不做情绪的奴隶。”

师父的爱,就是法药,卓玛开始更能看到爱,对一切人与事生起感恩心。这也让她领悟到了什么是爱,正如弘一大师所说:爱是慈悲。

后来父亲在临终的日子,终于吐露了心底话:他偏爱卓玛兄长,是因为忘不了前妻。他说:“琼英,谢谢你,所有的债你都还清,什么也没有欠我。”

卓玛早已释然了,父亲也只是个可怜人。

卓玛的母亲有一次去问仁波切:卓玛她现在怎么样?仁波切说:出家前她是小恶魔,出家后她就像女菩萨。卓玛感恩上师,正是他无尽的爱与包容,教她在怨恨中看到了菩提。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在寺院的时候,仁波切就看出了卓玛的歌唱天赋,

她的声音殊妙,演唱韵律带有浓浓的印巴风味,

那种自然的天籁之音让他极为欢喜,于是耐心地教她梵音,

得到了上师的传承,卓玛成为出色的唱咏者。

在她25岁的时候,有一天,

美国著名吉他手斯蒂芬·泰伯特,走进了她所在的寺庙。

而几天前,他们刚刚见过面……

那天他是去录制比丘尼们的梵唄唱诵。他告诉她, 那天他忘了按下录音键,只因完全被她的声音吸引,这次,是特地为寻她而来。

在此,卓玛走上了国际乐坛,在修行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之路。

卓玛第一次去美国巡演后,惊喜的收到的演出支票,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也能赚钱了!

有次被记者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卓玛问自己的心,她想起那些穷苦孩子和可怜妇女们,

在她很小时候就留下深深印记的那些人们。

“我希望看着女性强大起来,不要无知的歧视,那存在于儿子和女儿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永远男人高于女人的不公正。”

她听着这些声音从自己嘴唇里发出来,强烈的感受连同她的身体都变得颤抖。 现在这样的梦竟然也可以慢慢地实现……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卓玛成了明星,不仅在尼泊尔,全世界都有热爱她歌声、为她疯狂的Fans。

歌迷常说:卓玛的歌声有疗愈作用。那是来自于佛国的梵音啊!

卓玛的成名,也伴随着不少质疑,

“尼姑就该远离尘世,过着与世无争、潜心修行的生活,你这样的尼姑不合乎传统的标准。”

卓玛也曾挂碍困惑,她跑到师父面前,想知道最敬爱人的想法。

仁波切:“去唱吧!不管你在哪唱,也不管谁来听,他们有信仰也好,无信仰也罢,都会受益的。”

仁波切的话让卓玛重振信心,对啊,何须活在别人的眼里?

歌唱让自己和其他人都有受益,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动机,并没有渴望做一个名人,只想尽量减少人们的痛苦或困难,唱歌是最好为慈善项目集资的方式。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让更多女性也能受到更高等教育,

让弱势群体和穷人也能享受先进的医疗服务。

她在尼泊尔创办了阿尼度母学校,专收女尼,使女性也能受到更多的教育;

卓玛建在山上的学校收养了近百小女孩儿,均来自单亲妈妈或极端贫穷家庭和孤儿。

尼泊尔经常停电,有时每天10小时, 孩子们就在露天坝子上生火做饭,用蜡烛照明。

她就这样用一首首歌来养活可爱的宝贝们。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那里拥有全国内唯一的12台肾透析仪,曾经在那里,得了肾病只有富人可以活下来;现在在那里,穷人也可以有了生存的权利,仅需极低的费用做透析便得以存活。

“我母亲就是肾病离开的,如果她可以看到一定会很安慰吧! ”她说。

谈到器官捐赠,卓玛举出一个实例:

医生强调他有责任救助妻子,那个男子竟把医生拉到一角,轻声说:“我娶个新的妻子比医她便宜多了!”

虽说如此,卓玛没有批判这些男性,她认为都是因为愚痴、贫穷和不懂佛法的缘故。

从家暴走向寺庙,从黑暗走向传奇,琼英-卓玛用佛性在唱歌

卓玛用慈悲和智慧拯救着生命,

尼泊尔总理为她授予了“最高荣誉国民勋章”,

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任为尼泊尔亲善大使。

很粉丝和多媒体都给她给高的赞誉,

面对这些赞誉卓玛一带而过说:

我只是一个修行者,一个歌者而已。

如果说卓玛是一个歌者,

我想,也是用佛性在唱歌。

作者 | 菩提心小子 图片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