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说起班长,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想起自己读书时候的班长。但是,今天我要说的班长,是我在部队里面的班长,同时也是我的新闻启蒙老师。

这是班长的故事,也是所有新闻报道员的缩影,其中承载着新闻人的不易与艰辛,也包含着新闻人的成长与收获……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

我的班长任贵个子不高,却独自一人撑起了我们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的半边天,他入伍8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7年,从起初的“门外汉”到小有名气的“行家里手”他的经历可谓不凡。谈起他,单位里人人都竖起大拇指。而我与他的认识,还得从新兵拉练那会儿说起……

记得那年12月底,新兵3个月训练就要结束,新兵团组织了我们开展野营拉练,班长就在现场给我们拍照;一手操控着无人机,一手还用相机不停地捕捉我们队伍行进的镜头,为了拍出拉练队伍的壮观,他一路上都是小跑到最前方等着,一会儿又回到队伍中央。

也是从那时起,想要当一名新闻报道员的种子就在我心里萌芽了。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与刘服全一起拍照。

新训结束我被分到特战中队,经过一年的工作训练我的军事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被中队推荐到支队参加了新闻报道员培训,而我就这样认识了我的班长。

写稿子、拍照,一点一滴他都手把手教我,在我眼中,他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兄长,除了工作上帮助我,生活中也是时时处处照顾着我,遇到加班时班长就给我送吃的,还“话痨”一般让我少熬夜。可他在我眼里才是一个“工作狂”。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熬夜撰写新闻稿件。

自打跟随班长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长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睡得比别人晚”。

在班长眼里,只要灵感一出来,就算是半夜在床上睡觉,都要立刻起来打个“草稿”。

记得有一位老兵跟我说过,有一年也是在新兵拉练,班长白天随着队伍摄像拍照,晚上就熬夜赶稿,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寒冬的深夜格外冰冷,班长他写稿子很投入,等他写完之后才发现大腿以下一片冰凉动弹不得……每当回忆起这事,我都会忍不住敬佩班长的工作干劲。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在鲁甸救灾掠影。

可能在别人眼里,班长只是一名新闻报道员,但在我眼里,他是一名“战地记者”,遇有任务始终冲锋在前。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我的班长参加了救援任务,负责新闻报道的他是随着支队救援官兵第一时间走进地震现场的。

班长他们刚到鲁甸时非常困难,受地震影响进入震中的道路和通信全部中断,载着救援官兵的车队不得不在邻镇停下来,转而选择徒步进入灾区。

一路上余震不断,途经一处峡谷时,横在救援官兵面前的是一条仅有几十公分的小路,壁立千仞,山顶悬着一块大石头,正处于途经小路的正上方,还有小石块不停掉落。

怎么办?这条路是前往灾区的生命通道,如果绕道,则需要多花上将近一天的时间。支队首长立即下命令:快速通过,灾区人民等着我们去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我们半刻耽搁。

官兵们一个接着一个背着救灾物资向对面飞奔过去,只有十几米的小路硬是走了半个多小时。班长背着照像装备处于队伍最后面,到他通过的时候,一块碎石从山上滚落下来,班长来不及躲闪,碎石正好砸在他脚背上,而他却毫不在意。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熬夜撰写新闻稿件。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跋涉,官兵们粒米未进、终于到达了震中龙头山镇。山河破碎,家园被毁,亲人阴阳相隔,现场到处都是哭喊声;看着这一切,官兵们来不及休息,立即实施救援。被石块砸中的班长来不及查看伤势,连忙用手中的装备记录着一个个画面。

深夜,满身疲惫的官兵们走进临时搭建的帐篷,一个个无力地倒在稻草堆上。班长坐在草堆上,脱下鞋子才发现脚趾都被血染红了,脚拇指血肉模糊;想洗脚也没有水,最后还是随队的支队卫生员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包扎完后,班长在微弱的光线中开始写稿子,直到同行的宣传股长拿来一个馒头,他才停下手中的活计。

将近一天没有吃东西,看着这个硬邦邦的馒头,他三两下就吃完了,却总感觉意犹未尽。想想灾区人民还在受苦受罪,他又立马投入写作中,盼着早点把灾区的真实情况反馈出去。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

在救灾一线,哪里有情况,哪里就能看到班长的身影,他用手中的光影记录着灾区的一切,并及时反馈到外界。

有时候人手不够,他就放下相机加入救援。一天,他跟着救援队伍进村帮助群众搭建帐篷,因为距离远,道路不通,大家只好扛着帐篷和物资一步步走,进村入户,安置灾区民众。直到灾区恢复生产生活,他才随队撤回;从此他和全部救灾官兵一样,成了灾区人民心中的英雄和亲人。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任贵

“百事通”“兵记者”“工作狂”“夜猫子”……一个个称呼,充分体现了大家对班长的深刻印象。或许在别人眼中,新闻宣传工作轻松而自由,但是其中苦味只有新闻人自己了解。

班长跟我说,他是在2012年被抽调到机关学习新闻报道的,当时所有人都不怎么看好只有高中文凭的他,不服输的他对于自己的工作是从来不会认输的。

日常训练中,他时常奔波在部队一线,只为定格官兵最美的瞬间。为了拍到震撼的画面,他跟着特战队员一同在布满催泪烟雾的泥塘中摸爬;为了抓拍到子弹出枪膛的精彩瞬间,他跟着狙击手一趴就是半天。

经过六年的沉淀和学习,他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独当一面,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班长所获荣誉证书。

翻开班长的新闻剪贴本,我发现他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在各级媒体就上过800余篇稿子,图片多得数不胜数,打开他抽屉各类证书更是不胜枚举。

也许大家都只看到了他今天的丰硕成果,但是了解他的人才清楚他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的敬业、专业时刻感染着我向他学习。

今年春节,战友们都在搞活动、看春晚,与家人打电话开视频,而我和班长却在办公室加班写稿子,与泡面为伴。白天全天值守,晚上加班熬夜,只为了能及时把军营过节的浓厚氛围展现出去。

教我写新闻的老班长,今天我想写写你……

以队为家、情注滇东热土。无论是救灾一线,还是训练场,都有班长穿梭其中的身影。正是班长的用心记录和无数个昼夜的指尖跳舞,用光影记录着部队和驻地的发展变迁,将部队官兵驻守一方、保一方平安的镜头呈现报端,讲述传播着军队的正能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