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世界透支你的善良

不要被世界透支你的善良

被騙200元和被騙100萬,哪個更絕望?

愚蠢如我,兩次都經歷了。第一次是2009年,做生意的表姐告訴我,她準備在北京買房子,問我要不要也來一套。當時那個樓盤已經開工了,因為部分手續還沒辦齊,預售價格便宜好多,但要一次性預付60%的房款。我去工地和售樓處看過幾次,又看到穿貂戴金鍊子開卡宴的表姐,心想從小一起長大的親表姐總不至於坑我吧,於是拿出自己工作幾年的存款,又和父母岳父母東挪西借,湊了100萬交給她。等了四年,等到的卻是表姐涉嫌詐騙坐牢的消息。

晚上回家,老婆覺得不對勁,在網上查了半天,找到一條消息:女子開寶馬高速攔車詐騙,借200元加油,不少司機上當云云。心裡涼了半截,今天再給打那個大媽留給我的電話,一直沒人接,估計被騙了。

要論憤怒程度,肯定是被親表姐騙更嚴重,把我們三個家庭的家底幾乎都搭進去了,緩了好多年,還錯失了在北京購房的時機,至今想來還是恨恨。但仔細想想,當時做這個決定還是出於對親戚的信任,以及想貪便宜買房子,動機是出於“私”,苦果也只能自己吞。而被騙這200元,讓我更感到絕望,因為騙子利用了人們對陌生人的善良,那是我們本就缺乏的對“公”的善意。作為老司機,經歷過高速上忘記帶錢、突然拋錨、電瓶沒電等各種窘境,也明白那種突發狀況時的無助和孤獨,是以願意停車援手。

我當時想過可能是騙子,甚至擔心被搶劫有意把車停得遠了些(所以沒記下車牌),但當別人開口求助時,想想人家頂著北京的酷暑,還開著不錯的車子,要是行騙,成本忒高了,權衡之下還是選擇相信一回。200塊是小錢,大不了犯個蠢,萬一是真的呢,幫人一回總是好的。

結果真犯蠢了。

我是很絕望的,我們的文化中,對陌生人的態度往往是戒懼。如果路上有人對你笑,你八成會認為對方是變態;我們不敢扶倒在地上的老人,怕被訛上;我們不敢讓路邊的旅行者搭車,怕他們是劫匪。我們讓自己活得警惕且冷漠,以此換取安全感,代價是我們失去了對整個世界的信任和善意。

可恨之處,也就是他們利用了這份善意。騙子篩選很成功,願意停車的人往往缺乏戒備心,200塊是個很低的門檻,不至於讓對方有壓力和更大的猜忌。高速路上停車危險,給人思考和盤問的時間不多,要求人們迅速做出決策。綜合考慮停車安全、被騙可能、200元的成本、助人為樂等因素,停車的司機容易快速掏錢離開。拿到那200塊,他們或許正在暗暗嘲笑又一個傻子上當吧。

這200元很容易給我一個教訓:從此不要幫路人。氣憤之餘,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但我依稀存有希望。常讀我文字的朋友大多知道,對於人類這個整體,我是偏悲觀的。有阿倫特的平庸之惡,有勒龐的烏合之眾,也因為佛所說的末法時代。人類無法克服有限自身與無限的貪嗔痴三毒之間的衝突,加上集體無意識下釋放出有多的惡,都讓我在群體層面對人類充滿了失望。

但在個體層面,我又是天真和樂觀的,願意相信每個人的本性並不壞,也不想吝惜對他人的善意,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剛才一位朋友對我說,“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表面越來越寬容,內心其實一副懶得理你們這群傻X的嘴臉。”我反而覺得挺好,表面的寬容,至少維持了對這個世界的基本客套。我承認自己願意助人,內心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把200塊當回事,也維持在表面的善意而已。儘管是表面的,我也願意踐行下去,解決問題的方式是讓自己變得不再愚蠢,而不是學會不再助人。

佛家講“悲智雙運”,我曾一度沉迷於智慧,覺得那種窺見世間真理的玄奧哲理,是我要追求的無上大道。年紀越大,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和有限,收起狂傲之心,漸漸覺得做個善良的人,放下那些戒備和鎧甲,才是觸手可及的快樂。這種觀點可能有些雞湯,但我們都曾吟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生活中又不免變得油膩或疑懼,回到套中人的狀態。

我們不是聖人,屍毗王割肉飼鷹的勇悍太強人所難,但對陌生人報以微笑、施以最低程度的幫助,讓自己的內心有一絲釋懷,我覺得也挺好。如果像我這種沒有智慧辨別誰是騙子,那就把行善的成本降到最低(錢丟了都不心疼為限),然後多多修煉提高點智商,別被這個冷漠的世界透支了善意,也就能少一些那些看著別人跳樓還叫好的“看客”吧。

PS:報警還是要去的,提醒警察叔叔注意這些可疑的傢伙,追不回那200塊錢,也得防止他們繼續作惡。準備去報警的路上,我又看了一眼之前那個新聞,上邊寫的是“衣著時尚的妙齡女子”,哎呀,心裡又生出很多不平來。那些被騙的人能看到妙齡女子,好歹能養養眼啊,憑啥我就只能看到一個大媽呢,想到這裡才覺得自己真虧了……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針砭時弊 不捨慈悲

理性思考 不許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