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快送系列:超市快送的前世今生,盤點玩家、模式與歷程!

超市快送系列:超市快送的前世今生,盤點玩家、模式與歷程!

隨著無人配送(自動駕駛、無人機)成熟普及,超市快送一定會成為主流購物方式。

超市快送是快速把生鮮及快消品送給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本文盤點超市快送玩家、模式與歷程,見下表:

超市快送系列:超市快送的前世今生,盤點玩家、模式與歷程!

除了以上統計外,還有本來便利、小美快購、樂來、芝麻到家、快快魚、快書包、8天在線、59store等沒有列出,此表根據其貨物來源不同分類,其中部分項目已經停業或轉型。

筆者認為,超市快送未來會成為最主流的購物形式,消費者追求更便利,更實惠的購物渠道,隨著無人機、自動駕駛等技術成熟和普及,超市快送會比傳統超市和各種線下小店更便利,更實惠。即使不考慮自動駕駛和無人機等新技術帶來的突變,盒馬鮮生這類新型超市一旦覆蓋大部分城市,也會改變快消(含生鮮)零售生態。並且由於其高頻和便利特性,超市快送能同時搶佔便利店、超市和電商平臺的市場,有望進化成巨型生態平臺。

展望未來,需要先回顧歷史,本文把超市快送分為啟蒙、混戰、突圍三個時代,分三部分述說超市快送的前世今生。

啟蒙時代

中國並不缺創業者,2000年,互聯網還是非主流人群的非主流玩具,此時消費類電子商務網站就有1100多家,其中,位於北京的e國網,宣佈推出“e國一小時”,其服務能覆蓋北京大部分區域,消費者在網上下單,e國在1小時內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2007年,e國創始人張永青接受採訪時總結說:e國有一些創新,引起了人們的思考,但僅此而已。

所謂天下沒有新鮮事,最近幾年才大火的超市快送,在這十幾年裡一直有各種創業者成為先烈,2011年,筆者曾經去拜訪過鄰味網的創始人徐小懶(徐安平),這家在2010年上線的快送網站主要服務北京珠江綠洲社區,它的宣傳口號是10分鐘送貨上門。

鄰味網在每個社區有10人左右配送隊伍,每個配送員負責2-3棟樓,鄰味網的貨源有部分在暗倉,主要把社區內各種商戶的商品傳到網站上跑腿代售。這家發展到覆蓋幾十個社區的快送企業,堅持到2014年才停業閉幕。

類似的,還有2011年上線的淘常州,它推出過快送服務,之後還推出“樓口”,主打快送便利店。2012年創立的500mi,其初衷就是基於社區小店構建500米生活圈和雲超市,500mi的創始人是原天貓首席架構師顧城,原支付寶2號員工老頑童,都是2004年前入職淘寶的阿里老人。500mi之後有過2次轉型,一次轉型快消B2B,一次轉型商業服務商。

筆者與鄰味網、淘常州、500mi的創始人都有過深入交流,還參與過淘常州及500mi部分工作,這類項目的初衷很簡單,送貨上門更方便,所以有價值。不過在PC互聯網時代,LBS(定位服務)還沒有普及,遠沒有手機下單便捷簡單,何況先行者還要克服消費者習慣、低客單價,高配送成本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先行者只起到探路的作用。

混戰時代

超市快送混戰時代的開端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智能手機天然具有LBS(基於位置服務)屬性,網約車和外賣平臺先後啟動。

比網約車、外賣平臺稍晚火熱的是超市快送,在當年,把美國的先進模式複製到中國,是創業者們最常用的套路,這次的模仿對象是instacart

Instacart在12年創立,其理念是通過手機購買附近商超的商品,Instacart採用眾包配送形式,類似京東到家,在17年3月,instacart又融資4億美金,其估值達到34億美金,已經成為獨角獸。

Instacart的成功,離不開老外願意為服務買單的習慣,Instacart的運費從4美元到10美元不等,而且在Instacart上的很多商品比在門店貴,老外並沒有這麼在乎價格,但同樣收運費的京東到家,就更難吸引消費者。

移動互聯網、LBS、Instacart等刺激了中國投資者與創業者,於是從13年開始,各種超市快送企業風起雲湧,其中多點、愛鮮蜂、京東到家、社區001最有代表性。

多點一億美金的天使輪投資創造了記錄,IDG投資,物美超市兜底,創始人有原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京東副總裁林捷等明星大咖,這是一個資本驅動的創業項目。但多點發展並不順利,劉江峰,林捷等先後離職,17年下旬多點突然發力,與步步高、中百等連鎖超市達成合作。

多點合作對象是大型超市,愛鮮蜂的合作對象主要是各種小超市(便利店),愛鮮蜂融資超過一億美金,愛鮮蜂為入駐小超市供貨鮮食水果,用這些自控商品吸引合作伙伴,並向用戶發各種優惠券,高速發展的同時瘋狂補貼,在花完融資後不得不裁員收縮,現在愛鮮蜂已經被中商惠民整合,大部分投資變成浮雲。

筆者曾經與多點創始人劉江峰、李文智,愛鮮蜂COO劉爽,美團商超負責人張智勇等交流,也在這個階段參與過快送項目,不能在客單價、單量、履單成本三者之間找到平衡,沒有因快送特性對後端重構,是這些企業們沒有成功的原因。

突圍時代

現在,超市快送已經處於突圍時代,有四大快送模式模型上能盈虧平衡,但其單量差別較大,這四大模式的代表分別是京東到家、每日優鮮、永輝生活APP、盒馬鮮生。與京東到家合作的超市,線上日均單量大概50-300單,每日優鮮單個倉庫平均日單量大概100-200單,永輝生活APP單個門店的線上單量大概百單左右,盒馬鮮生單個門店線上單量大概數千單。下文分別介紹這四大模式。

超市商品毛利率低,不收取運費無法盈虧平衡,而在中國,願意為服務付費的用戶還比較少,所以呈現出的結果就是與京東到家合作的超市每天只有50-300單,雖然覆蓋區域較廣,但難以撼動市場。

截止18年5月,每日優鮮融資已經超過60億人民幣,曾經宣佈單個城市盈利,每日優鮮採用暗倉模式,只銷售精選的幾百個單品,2小時送達。在營銷上,滿99減80的套路雖然被詬病,但拉新效果很好,每日優鮮同時入駐美團外賣、餓了麼、淘寶到家等平臺吸取流量,用精選商品策略,紅包營銷策略留住顧客。

全品類精選是每日優鮮一大特點,筆者調研訪問過每日優鮮的粉絲顧客,感覺每日優鮮的粉絲顧客大部分是收入較高的單身,其選品也是針對這類顧客,也是因為每日優鮮的這些特性,預計其在消費力較弱的三、四線城市,競爭力會變弱。

每日優鮮面對的挑戰是,滿99-80的噱頭營銷已經不能使用,新推出的會員制和無人貨架在拉新方面效果不佳,如何低成本獲取流量,是每日優鮮必須解決的問題。

永輝生活APP的特點是基於傳統超市門店構建線上快送平臺,與京東到家的區別是,京東到家是C2C的平臺化APP,而永輝生活APP基於單店,給消費者的感受更像B2C,筆者瞭解的數據,永輝生活APP線上單量並不多,而且目前還處於補貼期,筆單價太低,每單都在虧損,改造傳統超市門店是京東到家、多點、淘鮮達、大潤發優鮮等共同努力的方向,永輝生活APP基於自營門店改造,改造空間比較大,所以其發展值得跟蹤關注。

盒馬鮮生多個門店盈利,線上單量超過線下,距離第一個店開業不到三年,已經同時在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貴陽、寧波、成都、南京、西安、武漢、廣州等城市開疆拓土。盒馬CEO侯毅總結盒馬模式成型,捨命奔跑。阿里也已經把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領域的核心業務之一。

盒馬線下門店不僅能為線上引流背書,還因為線下門店銷售,提高了商品週轉,所以盒馬APP能有更豐富的商品。由於有更豐富的商品,所以顧客選擇更多,提高了客單價。由於提高了客單價,所以盒馬能不收運費不設起送門檻。由於不設起送門檻,所以能進一步提高單量。由於提高了單量,所以訂單密度高,配送成本低,所以盒馬能做到最快30分鐘送達。由於能做到30分鐘送達,所以又進一步提高了單量。這就像一個正向循環,把盒馬線上單量不斷推高,比上面三種模式的單量高一個數量級。

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