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基金”值不值得买?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

我知道很多人心动了。据说是6月11日至6月15日向个人投资者发行,这两天银行和券商等主流渠道都在发力。单只基金规模下限300亿元,上限500亿元,不足500亿元的部分向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机构认购。

这次获批的6家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南方、汇添富、嘉实、招商、华夏。

“独角兽基金”值不值得买?

正如其名,专门战略配售独角兽、CDR,也有一部分资金配置债券。

独角兽大家都知道了,尚未上市的、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比较有名的像蚂蚁金服、小米、美团点评、今日头条。

而CDR呢,是“中国存托凭证”。举个例子吧,以前如果想买阿里巴巴的股票,你需要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再去纽交所开个帐户。未来呢,阿里巴巴把已经发行上市的部分股票拿给境内的银行托管,在A股上市,我们就可以拿着手中的人民币去购买阿里巴巴的CDR了。

什么叫做“战略配售”?指的是在公开发行上市之前,向基石投资者定向配售,一般锁定期不少于12个月。所以,独角兽基金参与CDR项目的战略配售应该能拿到一定程度的折价。

我掐指一算,海外已经上市的CDR回来,估计也就是打个九折,最多八五折,相当于美股做了个定增,价差不大。如果独角兽直接在A股上市,那就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吧,富士康上市,“工业富联”(601138.SH)就已经启动战略配售,30%股份配售给汇金、招商局、中车等战略投资者。

战略配售的价格是私下谈出来的,一般是上一轮估值再加一点钱。应该和发行价差的不多,只不过,发行价你打新不一定打得到,战略配售肯定买得到。工业富联IPO发行价格13.77元、发行市盈率17.09倍,在A股,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的。

“独角兽基金”值不值得买?

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和腾讯都配售了,而且配售期很长,三年。汇金和一些国企最短的锁定期也有12-18个月。

这就牵涉到了独角兽基金很蛋疼的一面:锁定期三年。

你打中新股之后,你几个涨停板之后就可以卖掉了。但是独角兽基金不行,你要一直持有的,基金成立的前三年为封闭运作期,封闭运作期内不开放赎回,每 6 个月开放一次申购,在深交所上市。封闭运作期届满后,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

我问过基金公司的朋友,说独角兽基金最短6个月上市后可以办理转托管在场内卖掉,但不能直接赎回。但是据我所知,你在场内卖掉也要折价,打个九折,甚至八五折卖掉。

资产的流动性就等于钱。如果分分钟可以出手,是有流动性溢价的,反之,你需要的时候,资产无法变现,就有流动性折价,更何况在资产价格出现波动时,你被锁死在里面,没有决定权。

是不是一定能赚钱呢?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也不一定。

三年以后的市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在中国,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一年股价就可以沧海桑田。

此外,独角兽估值这么高,上市之后,二级市场肯不肯接盘,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2017年上市的独角兽之中,上市不到一年的众安在线(HK6060)股价腰斩了,阅文集团(HK0772)从发行价114块跌到现在的78块。

“独角兽基金”值不值得买?

就算是我上一篇写过的爱奇艺(IQ),上市这一两个月股价翻倍,你依然不知道再过几个月,会不会被砸下来。

我觉得,如果配售A股独角兽,那大概率是可能赚钱的(假设按照发行价配售的话)。如果配售CDR,就要看市场表现了。

不过,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CDR从海外拿到中国,在国内的流通盘很小,扣除战略配售锁三年后更少,按照中国股民的调性,很可能会一轮爆炒,把估值炒到很不合理的价位,就像360回归A股,被炒到60倍市盈率,海外同行才十几倍市盈率。然后战略配售解禁,又啪啪啪砸下来。

大部分CDR的质地比90%的神a要好。猜测一种最乐观的情形是,这些CDR的价格被炒到海外的2-3倍,等基金LOF交易后,即便折价10%左右,仍然回报不错。

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大概率也可能赚钱的。只不过你是被锁定在里面的,看着帐面财富涨涨跌跌。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价格往上猛拉时,在公开市场上,你拿不到便宜筹码的。

没有人知道独角兽基金究竟会怎么样,因为摸着石头过河。这种锁定期较长的产品,可能更适合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投资者,并小心股票崩盘等系统性风险。

总而言之,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产品。如果家里有长期不用、又无所谓的闲钱,买买倒也无妨。

有一点点鸡肋,让我徘徊在想买和不想买的边缘。

金融圈女神经:

主要讨论如何快乐地投资

希望能以轻松、简洁、准确、一目了然的方式

给读者们带来更多的实用金融知识。

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可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