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村支书林凤武用5年时间把省级贫困村变成美丽乡村 他咋做到的?

把农民带上富裕路的村支书

——记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蜂蜜沟村党支部书记林凤武

六月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蜂蜜沟村生机盎然。青山绿水间,千亩高丽参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村集体养殖场里的千余只绒山羊个个膘肥绒密,整洁干净的巷道向着村屯深处不断延伸,物放有序的庭院体现着村民的良好素养……就是这样一个有着292户、1295口人的美丽山村,五年前却是一个有着151户贫困户、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的省级贫困村。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林凤武。

2014年初,有着多年高丽参种植经验的林凤武了解到生意伙伴吉林益康药业计划新建千亩高丽参种植基地,他抓住这个契机,多次赴吉林谈合作,最终争取到了这个千万元投资项目。此时,距离移栽高丽参的时间已不足一个月,他领着村干部和时间赛跑,动员党员打头阵,又通过说理、算账、打感情牌等方式,短短一周时间就完成了73户共1000亩土地的流转。全村共有270名劳动力在基地务工,加上土地流转金,每人年均收入达2.7万元,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36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2016年5月,通过到广州考察,林凤武又确定了“村集体经营绒山羊养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他争取到驻村帮扶单位50万元支持,又拿出村里积攒的20万元,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有的贫困户怕赔钱,林凤武便发动12名党员带头入社;有的贫困户缺资金,村里便为每户申请了2万元扶贫免息贷款入股,并承诺风险由入社党员承担。不到两年时间,全村依托绒山羊养殖产业,成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级试点村,养殖基地由30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绒山羊存栏保持在1000余只,2017年村集体总资产增加到324万元,纯利润27.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1万元,顺利“脱贫摘帽”。

2013年以来,他积极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一边对上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全村基础设施;一边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挖边沟、清河床、扫巷道、打水井,栽植绿化苗木,粉刷围墙,带领村民进行垃圾分类,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福利。(记者 昝雅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