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個侗寨婦女的生活非常神奇,很多人沒有看過


侗族歌在其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侗族人民居住地更是被冠以“最美山歌”的稱號。他們在勞作中和對日常生活創作出來的音樂文化充滿了侗族群眾對家鄉,對山歌的無限摯愛。山歌是我們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他們要用這樣的民歌,用這樣的民謠,抒發自己對美好的愛情、美好生活的嚮往。

清香的糯米飯、鹹香的幹細魚、爽口的幹蕨菜、酸甜的米酒釀,一道道傳統美食鋪滿桌面。為了憶苦思甜,紀念祖先搬進來時的貧苦生活,感恩現在的新生活。每年這個時候,村裡面的姑媽們都會不約而同會回家來,祭拜翁普,保佑村民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風調雨順、身體健康。

整個大家族的婦女都集中了起來,一頭挑著竹籃,一頭挑著小木桶,越過田間地頭,按家族長幼先後順序到溪邊清洗一些新鮮樹葉等節日的必備之物。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敬重,要來河裡面把它洗的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的,才是對我們祖宗的敬畏。


溝洞村的村民身著節日禮服來到村門口唱起悅耳的侗歌,奉上甘醇的米酒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部分鄰村的姨媽們也自發組織起來,她們打起歡快的腰鼓,列成整齊的隊伍來到溝洞村,一起沾沾節日的喜慶。

每年小暑節氣後的第一個卯日,是劍河縣敏洞鄉溝洞村的“翁普節”,也叫“嘗新節”。每年節日當天,該村的侗族同胞架起迎賓酒,跳起木鼓舞,唱起侗族歌,一邊祭祀敬祖,一邊共話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