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依我的私見,山水之於人,就像是西子或潘安,沒有幾人不喜歡的。一座城,依山,便增了英氣;臨水,則添了靈氣;反之亦然。欣慰的是,我所在的城邑,“登高四望皆奇絕,三面青山一面湖”,真是上蒼的恩賜,難得的一座山水城市,永遠地瞧不夠,登不厭。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登山觀水,是我健走的常項活動。近距離的,自是以步當車,距離遠點兒的,則先坐一段公交,然後再步行。三面的銀屏山、旗山、鼓山、湯山、岠嶂山、紫薇山、鳳凰山、龜山及望城崗、放王崗,我都上去過了,而且有的不止一兩回、三四回,它們從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為我打開了一方方新天地,啟我心智,壯我豪氣,令我歡愉一天又一天。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吾鄉曾流傳著一首民謠,“一塔撐天系臥牛,晚萃亭內話許由。十景以外又三山,鼓打旗搖鳳點頭。名揚天下人文勝,曾出九公十八侯。”其中的“鼓打旗搖鳳點頭”,即是鼓山、旗山和鳳凰山,因為近,是我登爬的最愛。三座山,現今道兒都好走,從山腳就有水泥路曲折地通向峰頂。如果留意一下峰頂會覺很有趣,鼓山、旗山、鳳凰山的峰頂,分別矗立著佛塔、寺廟和電視發射塔,貌似不倫不類,卻隔山呼應默契,同時把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舉向了自由的天空。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我所以常上這幾座山,可不是欲蹈昔日公侯之夢,而是想居高俯觀市容,看小城一年一年的變化。在汲取了頭回經驗後,通常,我上午登旗山或鼓山,下午爬鳳凰山,這是因為鼓山、旗山居城東,鳳凰山居城北,要想看得市容清朗,須得順著太陽走向,避開逆光。其實,登山無季節,四季皆有景。惟四季最能引人的,當是古老而又現代的小城全景,秀美樣貌,一覽無餘,彷彿伸手即可把它攬在懷裡,好不親切。我喜清明前後上山,遠遠地眺望,大片大片金黃的油菜花,就像是為我一個人而開,壯美得令我就想變只蜜蜂飛過去,夢一般飛回青蔥年華的時光裡去,牽著心愛的人在花叢裡瘋跑,瘋照。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只是我分明有個感覺,感覺老來看山跟早年大不同,小時候仰望這些山,仰得帽子都掉了,那是多麼的巍峨高峻啊,而如今,山好像人老萎縮了一樣,視覺裡變成了丘包,似乎幾個箭步就可竄上頂去。思其故,是不是人生旅途中見過太多有形的山,也征服過太多無形的山,從而使人的意識與感知有了嬗變?大自然是神奇的,而人也有這麼微妙。

山水是一對姊妹花,珠璧契合才為上。惟觀山復觀水,才如吃炒飯喝羹湯,滑溜而暢快。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多年前,為探察水蓼,我曾花了兩日騎車尋訪過城內和城郊所有的水面,深為吾鄉的水系發達所驕傲。有人說,水沒看頭。言下之意,是熟悉的地方沒啥風景。這我不敢苟同。比如這個三面青山一面湖的巢湖,這個“萬頃湖光吞岸白”的勝境,小城的居民恐怕沒有幾人沒去看過,有人看了也就看了,至多落下個白浪滔滔的印象,或籠統地讚美一句湖光山色而已。我當然去看過,而且年年去,常常去,從西壩口分道,或朝南岸走,或沿北岸行,最遠南至盛灣,北抵溫家套。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觀湖覓景回數多了,我終於發現,若要領略到勝景奇觀,須在方位與時段上講究。比如:湖光夕照——薄暮時分,站在小灣子堤段朝西望去,夕陽浮在湖面,輪廓鮮明如一枚巨大的橘子,霞光滿照,風吹浪湧,碎金萬點,閃閃爍爍,令人禁不住會聯想起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青山白屋——無分季節,也無論晨昏或正午,從海軍圩湖堤上向對岸望去,尖山、楚歌嶺一線就像一堵背影的牆,色蒼如黛,山嵐氤氳,在此映襯下,岸畔碧桂園小區白色的群樓分外醒目,詩意盎然;煙雨城郭——此時換個視角,當然是在雨天,立在碧桂園湖岸邊,把目光投向臨湖而築的小城,高層建築物及城區兩旁的山巒,躲在雨絲或雨後嵐氣織成的面紗後面,若明若暗,若即若離,朦朦朧朧如一幅神造的水墨畫兒……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這樣的湖,怎不令人歡喜?歡喜的不只是它的風光,還有它的水的本身。它是我們日常飲用水的水源。

凡諸水,淨不淨,魚先知道。一面湖、一條河、一口塘,裡面有沒有魚,有多少魚,有多大的魚,以及魚品口感純不純,可作為檢測水質的簡易標誌。在巢湖、柘皋河、下閣河、雙橋河、裕溪河、清溪河、半湯河,甚至城區內的環城河、陸家河、丁崗河岸邊,我就常看到釣者們的身影。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就說清溪河吧,它在遠郊,是兩個縣域的分界線,我坐公交到沫橋或山口站下,然後步行到河堤上溜達,一路遍覽河流與圩田的風光。這條發源於鄰縣山區的河流,曾因上游造紙和化工排放,一度河水汙染嚴重,不想時過境遷,而今平水緩流,清清幽幽,幾米深的水下,隱約可見水藻在隨流晃動,倘是春天來,還可以聽見鯽魚在水藻上打籽的啪啪聲。聖人云,智者樂水。我夠不上智者,卻是善者。我的博客名字,就叫善水游魚。

美麗的濱湖歷史文化名城——巢湖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