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孔融讓梨》這個典故對我們來說是家喻戶曉,我們通常都會拿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讓他們懂道理、識禮儀,讓他們從小就要學會謙卑,恭敬。

而孔融這個人,我們對他了解到底又有多少?從小就如此恭敬,禮讓的孩子長大後又是怎樣的結局?我想知道的人可能未必很多,那麼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三歲就知道讓梨的優秀歷史人物吧。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孔融,字漢舉是東漢的文學家,魯國人(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自小就特別愛讀書,他可以說是博覽群書。在《典論》一文中孔融被列為“建安七子”之首,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孔融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和對中國文學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在漢靈帝的時候他開始步入仕途。到了漢獻帝時,孔融出任青州北海郡為相。他建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當時被人們稱做是:孔北海。可是就這樣的一位博學多才的”建安七子“之首,卻被聲稱愛才的曹操給殺了,而且是連妻帶子女一起遭到了曹操的斬殺。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曹操對孔融痛下殺手的呢?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今天我們就來就這個問題來做一番探討,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一下一代才子孔融吧?

據史料查,其實起初曹操對孔融還是比較好的,而孔融也深受曹操重用。孔融的治國方略和對人的教化理念是相當讓曹操佩服的。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可是慢慢的在長期的交往中,曹操卻覺得孔融在與人辯論的時候引經據典,口若懸河,並且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他雖然博學但卻持才傲物,缺乏政治遠見和他並不是曹操所認為的匡人濟世的大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孔融一再的對抗曹操的政令,比如為了戰爭的需要,百姓的生機,當時的三國魏、蜀、吳,都下了禁酒令。可是曹操的禁酒令一下達,孔融他就偏偏跳出來寫文反對。

文中充赤著諷刺意味,說什麼喝酒誤天下,那女人也誤天下,為什麼不禁婚姻和女人。此文一出,曹操就非常惱怒,但因為孔融聲名遠播,所以他就忍了沒有立即殺孔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公元200年的時候,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長期的戰爭讓社會一片蕭條。曹操就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針想要恢復生產力。但這項改革必定會敗壞了貴族的利益,孔融知道後就馬上跳出來第一個反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漢紀》中對孔融反對曹操的事情就有明確的記載:”是時天下草創,曹、袁之權末分,融所建明,不識時務。“通過這一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孔融他人眼裡是個不識時務的人,也可以看出孔融對曹操的反對已經到了讓他人都覺得過分的地步。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他自從投奔曹操後,可以說孔融對曹操所做的每一件重大的事情都會跳出來表示反對,不分場合地對曹操冷嘲熱諷,他自持自己才高八斗,幾次三番的汙侮曹操。試想如此長期以往誰能受得了?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孔融出身名門,才高八斗,所以為人並不是小時候那樣謙恭有禮,他目空一切,桀驁不馴。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他早年的時候拜賀自己的外戚何進榮升大將軍,因為何進沒有來及時接見,他就把拜謁扔在地上,扭頭而去,惹得何進大怒,甚至當時就要殺了他。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軍打敗袁紹,甄氏因為姿貌絕倫,曹操就把她賞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為此又寫了一封信,曹操原本以為孔融在誇他,後來一問才得知孔融在羞辱他,故而心裡更加憤恨,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內外不一的人,他外表看似寬容,但心裡卻不是這樣的。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麼原因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在以孝治天下的漢朝,孔融身為聖人的後裔,卻說:”父與子,有什麼恩?論其本義,不過當時情慾發作而已。“那個時代說出這樣的話來,簡直是離經叛道,於是曹操最終以”不孝“的罪名誅殺了孔融並且將其滿門抄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