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蘭專訪獵豹權靜:獵豹產品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思考(下)

歡迎來到獵豹的下篇專訪。本文的可讀之處在於,獵豹在海外的成功經驗並非通過乾巴巴的理論說教傳遞出來,在權靜嚴謹而又專業的表述中,我們有機會窺探獵豹這幾年的崛起軌跡,同時儘可能呈現出以獵豹為代表的巨頭們競爭逐利的激烈程度。

九枝蘭專訪獵豹權靜:獵豹產品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思考(下)

九枝蘭:獵豹的產品線在不斷豐富,如何持續保持獵豹的品牌競爭力?

權靜:品牌是公司的核心資產,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中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傳統行業特別重視品牌,會投入很大精力在市場營銷的拓展和決策上,比如金佰利。生產衛生護理用品的金佰利,產品的研發都歸市場部老大負責,因為市場部最瞭解用戶需求,根據用戶需要生產最符合用戶心理預期的產品,才能更好地銷售產品。在伊利、蒙牛這類傳統快消品公司裡,市場營銷非常重要,營銷效果直接關係到新業務線能不能打開市場獲得預期回報,市場投入對品牌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米是最典型的的例子,前幾年的小米很少做贊助和廣告投放,依靠粉絲經濟和電商渠道,走過了輝煌的第一個階段。這幾年行業競爭加劇,OPPO、vivo、華為的品牌推廣相當強勢,小米發現不做品牌不行了,靠“參與感”已經不能應付眼前這麼激烈的競爭了,於是開始請吳亦凡代言,冠名《奇葩說》,線下各種廣告也全面鋪開了。

所以我認為,要針對互聯網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判斷是不是到了需要進行品牌營銷的時候。對於獵豹來說,早期的品牌建設並不是十分重要,像清理大師這款APP,用戶不關心你叫什麼,他們在乎好不好用、有沒有用。獵豹旗下的安全大師、鋼琴塊、Live.me都不會掛統一的名稱,只會在開發者信息裡體現獵豹。用戶是否下載遊戲,首先取決於該遊戲有沒有在一個便捷的渠道上讓用戶可以觸達到,能直接到用戶可以下載的界面上,對於APP的營銷分發來說,這一點非常關鍵;其次取決於遊戲好不好玩,遊戲粘性如何,用戶所下載的遊戲APP有沒有品牌背書就並沒那麼重要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獵豹移動並沒有把品牌放在一個很高的戰略的位置上,反而我們做得是每個不同的APP。

九枝蘭:在不少用戶的心裡,清理大師和安全大師的知名度甚至高於獵豹這個品牌。

權靜:在國內,大家知道獵豹瀏覽器是獵豹的,這是由獵豹業務本身的需求和這家公司所處的階段決定的,如果我們要花錢去推廣品牌,在用戶認知上會好一些,但必要性並不強。獵豹接下來在國內的佈局是基於AI的智能硬件,今年3月,我們會在發佈會上推出智能硬件和機器人產品,它們在整個獵豹業務的作用會非常關鍵,我們也會重視品牌的統一,會採取跟軟件不一樣的策略。

在智能硬件領域,小米的生態鏈做得非常成功,它通過小米手機建造了很強的品牌,帶給米粉的核心體驗和認知是“進了小米,閉著眼睛買”,因為小米產品質量不會差,也不會多賺用戶錢,性價比一定很高。小米通過塑造這樣一個比較成功的品牌認知的高地之後,可以賦能它一系列生態鏈的產品,所以用戶可能不一定非去小米買手機,他可能買充電寶、插線板等生態系的產品,這就是小米在品牌塑造方面很成功的地方。

九枝蘭:談談你對獵豹產品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一些思考吧。

九枝蘭專訪獵豹權靜:獵豹產品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思考(下)

我們最新的使命是“成為一家有偉大技術理想的人工智能公司”,為全球用戶提供卓越的移動應用服務。獵豹從工具到遊戲、社交領域,一直扮演移動APP開發商的角色,同時,獵豹正在往AI業務上轉移。

我們往往很善於單點突破,把所有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並且把這件事情做到足夠好,這是我們過往所信奉的一個方法論。但時至今日,你會發現互聯網產品的邊界並不是固定的,產品的邊界有多寬,取決於你的核心能力到底有多強。九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邊界取決於太陽本身的萬有引力有多大,它有足夠的核心能力覆蓋這九個行星。

就像傅盛講的,獵豹的邊界一直在跳躍,而且跨度還非常大,需要很強的核心能力。在我看來,馬化騰、周鴻禕、張小龍、傅盛他們都是互聯網裡面最優秀的產品經理,獵豹的核心在於打磨產品和產品化的能力,所以獵豹在做AI的時候,具備讓AI能夠落地的能力,在AI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公共資源的情況下,獵豹完全可以做出用戶喜歡的好產品,未來我們的業務邊界會逐漸清晰起來。

在互聯網2.0時代,除了巨頭以外,其他公司的存活非常不易。現在不是互聯網早期那個草莽英雄遍地的時代,今天中國的互聯網變成了騰訊和阿里這兩個巨頭的“二人轉”,對於創業者來說,滴滴也好,OFO也罷,都要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巨頭壟斷的時代,線上的流量越來越貴,包括像獵豹這樣的二線的互聯網公司,在巨頭之下必須尋找新出路。現在,工具提供了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因為我們是行業老大,其他公司大都死掉了。

獵豹是從殺毒軟件領域進化過來的,像當年的瑞星、江民殺毒軟件都不存在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越專注於某一個單點上,想活下來的難度就越高,你會發現很多二線的互聯網公司也在尋找進化和突破的方向,多元化是它們自我進化的一種救贖。

以上就是我對互聯網江湖中公司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一些思考。(完)

九枝蘭專訪獵豹權靜:獵豹產品邊界和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思考(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