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必然有意外的樂章-上(《秋沉》第三章節選)

時間,不快也不慢,始終在不斷更新著。小小的一箇中藥加工廠,帶動了這個偏遠小山村的發展,村前村後的山地上,遍地都種植著經過精選之後的各種中藥材,也零星點綴著一片片小小的果樹園。阿志從他了解到的中藥知識,並分析藥理作用,知道種植中草藥,絕對不能採用其他化合肥料,所以,一直堅持採用天然種植,從而保證中成藥的最佳功效性。因為看似傳統的中藥種植和加工方式,再加上其質優價低的銷售方法,其表觀的效益自然就不會很大,這也是好幾次受到別人指責和不滿的原因。

因為一直都是採用的集體所有制經營模式,所以每個村民都是具有建議權甚至有時候也有決定權,對於管理方面,雖然說是主要是由阿志和阿旺管理,但是村委會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而現任村支書,是阿旺的一個叔叔家弟弟,對於他們現在採用的傳統種植和加工方式總是不以為然:因為在他看來,現在若是採用針對性追肥種植以及先進機械設備加工,其效益應該會提高很大一塊。好幾次組織村委會和重要加工廠會議,一直討論這一個問題。

生命必然有意外的樂章-上(《秋沉》第三章節選)

在一次的研究會議上,阿志和阿旺看到,這不得不進行一個艱難的選擇過程,便由阿志建議村支書方學研可以進行一個嘗試:“可以採用小一塊種植區和一個車間進行試驗,並且絕對不能加大其設定的區域。”方支書倒是更加直接:“這樣吧,不是我非要怎麼樣,我就是想做好、做大,我並沒有什麼私心在裡面,大家若是有願意跟我乾的,我可以自己領著他們建立一個屬於這部分人的種植、加工區,我自己獨立核算,你們也不用擔心啥。”阿旺說:“學研,你覺得這樣穩妥嗎?中間的利益由誰去保證?”學研說道:“我們自負盈虧,誰願意幹,風險就由誰一起承擔,只是要求你們從裡面把這一部分的資金和相關種植區拿出來,我們自己做就行。其他的你們也不用擔心。”阿志見沒有其他可以商量的餘地,便說:“這樣吧,我的底限就是最多給你們五分之一的區域,至於加工車間,我可以劃出一個給你們,或者說,你們要是不用傳統加工方式,我給你們出錢單獨建立一個車間,你們自己出錢買設備,你們單獨運作經營。”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至於你說的追肥種植,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是不同意的。另一方面,我不是反對用先進的加工設備,而是因為現有設備不能滿足中藥加工要求,不管是藥物學還是藥理學方面,其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我也是一直請人幫我做這方面的研究設計,你們也是知道,只是現在還不能滿足要求。”最後,結果就這樣定了,雖然方支書一直要求加大這一部分單獨晶瑩的區域,但是阿志和阿旺,都沒有答應,只能給他五分之一作為他自己試驗用。

生命必然有意外的樂章-上(《秋沉》第三章節選)

就這樣,村支書領著一部分人從原來的種植加工廠單獨分出去,自己做起了一個種植加工小基地,而且,一開始就弄的紅紅火火,其忙碌程度比原來的加工廠強多了。而另一方面,阿志看著那邊的忙碌,倒是開始擔心起來,他並不是擔心自己這邊會蕭條下來,而是擔心那邊會有什麼最終的結果。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另外一個問題。

第一年,新的加工廠依靠原來的種植藥材加工,其產量並沒有多大,第二年、第三年,由於開始加大了新的種植面積,並且採用的追肥種植方法,其產量一下子翻番,而市場銷售也是不錯,價格也走高趨勢。又經過了兩年時間,情況並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好,雖然沒有到一個瀕臨倒閉的境況,但是也是各處舉債,加上接連不斷的質量舉報糾紛,弄的方支書實在是無力招架。

一天晚飯後,幾個人聚集在阿旺家的客廳裡面,方支書、阿志、阿旺,還有其他幾個新舊加工廠的主要負責人,方支書抽著煙,面色凝重中帶著困惑。還是阿旺打破了沉悶:“學研,事情到了這一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跟阿志開始就商量好的,就是最後的時候,你可以領著大夥回來,原來怎麼計算的股份還是怎麼樣的股份,就現有的新廠區,我們可以通過改造後重新利用,至於你們開發的新的種植區,就需要幾年的時間把土質轉換回來,暫時先種糧為主,雖然產量不高,但是還是可以的。”阿志拿著財務送來的報表:“我讓財務計算了一下,這樣下來,我們總計需要重新投入的部分,也不是很大,也就是幾十萬,只是市場方面,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重新緩和好這種緊張趨勢。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可以控制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就答應給你五分之一區域的原因。你們幾個回來,還是幹原來的工作,因為經過這幾年的投入研究,新的設備也都經過實驗,完全滿足了中藥加工要求,新設備馬上就要來了。而且,由於新的產品,都需要辦理各方面的手續和臨床實驗,需要我們大家用心去做下來。”方支書的臉上沒有了那份凝重,而是變成了深深的愧疚感。

生命必然有意外的樂章-上(《秋沉》第三章節選)

市場,是一個產品質量的競爭,也是一個產品品牌的競爭,隨著市場開放程度的加大,阿志他們也知道,光靠原來的那種銷售渠道,對加工廠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必然要走一個市場品牌化的發展。品牌發展之前,企業面臨著的就是,如何快速發展其固有實力: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銷售人才等等。這些,也都一步步進行著,而且,為了保證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不間斷,在進行外部招聘的同時,經過管理會議決定,加大內部培訓投入,對員工進行全面的綜合素質培訓。前前後後經過多次的研究商討,加工廠變成公司化經營模式,當然,其集體企業模式沒有變,只是保證企業走現代化企業發展策略。

企業在穩步中發展,而另一方面,對於阿志來說,事情卻遠不止這些。阿惠的身體經過這些年的調養,現在看來完全沒什麼問題了,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呢?而阿淑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這也是大家的一塊心病。傑還有一年多就要要高考了,俊也上高中了。最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卻是最為重要的一塊,阿惠也是知道一些,因為知道事情的複雜程度,所以也就是無從去安慰阿志。

生命必然有意外的樂章-上(《秋沉》第三章節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