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作者 | 白鶴芋


光正集團(002524,SZ)成立於2001年,地處新疆,是一家從事建築鋼結構的傳統公司。成立9年後,光正集團如願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2010年12月上市。

剛開始是做鋼結構加工,這行競爭很激烈,毛利也不高,只有14%左右。為了吸引資本市場眼球,光正集團一次次變更主業,先後經歷了從鋼結構—燃氣能源—大健康這樣的變化。

對上市公司而言,任何行業都沒有門檻,跨界簡直就是so easy ,只要想玩就跨過去。反正玩輸了又不會退市,散戶承擔後果唄,怕啥嘞。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今天,風雲君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玩家。

一、扣非淨利連虧5年

光正集團並沒有在上市後立馬變臉,業績繼續保持了三四年的爬坡攀升趨勢。這樣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

上市前兩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受此影響行業震盪,鋼結構市場需求萎縮。可就是在這麼殘酷的環境下,光正集團在2008年、2009年,營收增長率分別達到54.18%、16.23%;2008年淨利潤增長率高達86.97%。

原因大家都知道,2008年和2009年是上市報告期。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隨後,光正集團“上市綜合症”大爆發。

從上圖清晰看出,儘管光正集團上市後前幾年營收持續增加,但淨利潤幾乎沒有增長,扣非淨利潤甚至從2013年開始就沒有轉正過,此後5年間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2.26億。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光正集團2014年虧損一度高達6826萬,這不,為了避免戴帽,光正集團通過出售資產等手法穩定業績,最近兩年淨利潤勉強維持在幾百萬。

這個行動就說明,光正集團有極高的保殼意識。

業績變成這樣,難不難受?難受,公司管理人員首先就很難受。

也許是早已感受到了光正集團的衰敗,風雲君翻閱查閱其歷史發現,2010年上市至2017年9月,光正集團每年都有關鍵角色辭職,其中包括數位董監高。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二、變更募投項目,開始了資本市場的表演

光正集團上市前可是嘔心瀝血的描繪了大好藍圖。儘管當時已意識到鋼結構行業的市場競爭之激烈,但光正集團仍在招股書中表達了要做一番事業的決心。

本次募資將用來投資“年產7萬噸鋼結構加工基地項目”,預期兩年建成,未來收益會怎樣?光正集團在招股書中這樣講到,公司將實現營業收入的飛躍發展。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2013年4月,光正集團再次通過非公開發行募資3.6億,同樣準備投入到鋼結構中,這次的項目叫做“年產十八萬噸鋼結構加工基地”。

2013年底,“年產7萬噸鋼結構加工基地項目”終於建投產。然而,現實卻和當初預想的一點不一樣。這一年,光正集團扣非淨利潤第一次由盈轉虧,當年虧損1842.26萬。

針對這起慘案,光正集團當然要甩鍋——咱們都已經是上市公司,不可能判斷失誤的,上市公司出錯?不存在的,笑話,一定是宏觀經濟不好連累了我們——果然,公司就是這麼解釋的:由於宏觀經濟變化影響,市場競爭加劇,未達到預計收益。

風雲君不得不說,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真是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骨感。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更沒想到,光正集團這一虧,就再也剎不住了。

但人家沒有乾坐著,畢竟在資本市場有個殼,就可以順利把主業轉移到“做股價”上。至於怎麼做股價,入市三天的新手多看看市值風雲的文章,馬上就明白了:轉型唄。

光正集團的轉型指路,就此開始。

2013年,光正集團收購慶源管輸進入天然氣行業。光正集團改變了原募資用途,開啟收購之路,先後拿下鑫天山100%股權、光正燃氣等公司。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其實,上市後兩年,光正集團就想到了這一點,還提出了以“以實業為起點,以能源為中心”的雙主營經營策略”。

直到2015年,天然氣收入已超過鋼結構收入變成主營業務,原來的鋼結構業務卻依然虧損。看來,光正集團轉型天然氣能源已初見成效。

那麼,到目前為止,天然氣業務到底發展的如何呢?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天然氣業務儘管前幾年營收和營業利潤持續上升,但2015年後,營收微增,淨利潤卻大幅下滑。毛利率更是一路下跌,2013年還有61.63%,到了2017年,低的只有29.81%。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屢次把光正集團從虧損邊緣來回來的是非經常性損益:這幾年,方正集團通過變賣資產、政府補助等收入巧合的彌補了主業的虧損,該項收入2016年達到5068.18萬,2017年為4871.63萬。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三、如魚得水,從鋼結構玩到眼科醫療

到了2018年,由於業務還未走出泥潭,光正集團又策劃了一部“重大轉型”的新故事!

2018年4月,光正集團拋出《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通過支付6億現金的方式購買新視界眼科51%的股權。

新視界眼科是一家成立於2013年的連鎖眼科醫療機構。光正集團這是要準備跨界大健康了?相比於鋼結構和能源都高大上的不止一點點啊。

這次收購也是典型的“蛇吞象”。論營收和盈利能力,新視界遠超光正集團一大截。

新視界眼科2016年、2017年分別實現收入78,657.81萬元、84,958.84萬元,淨利潤達到6,588.98萬元、1億元,增速分別為8.0%和52%。

上海新視界2017年淨資產為1.9億元,評估後估值達到12.23億元,增值率高達541.06%。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由於新視界資產中沒有可增值的房屋、土地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按照收購成本減去淨資產計算,此次收購商譽達到4.1億。

針對這樣的高溢價收購,上海新視界也做出了業績承諾:保證扣非歸母淨利潤2018年不低於1.15億元、2019年不低於1.33億元、2020年不低於1.52億元。

當然了,這只是沒上市前的業績承諾,一旦上市完成,業績承諾算個啥。

不信我們等著看就是了。

結尾

上海新視界之後能夠吹高光正集團業績?這位轉型老司機又能否起死回生呢?光正集團收購完新視界以後,又會進軍什麼領域呢?養豬?芯片?還是遊戲?

這一切都是未解之謎,但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重要。對上市公司而言,主業做的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都得為股價做服務:要知道,最近一年,公司大股東光正投資有限公司已經開始連續減持。

據風雲君不完全統計,光正投資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已套現超過4000萬。

不算多,但是還沒完呢。

主業從鋼結構到大健康,光正集團會把證監會行業分類都玩一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