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宿遷市耿車鎮大眾村位於宿遷與徐州交界處,曾因當地的垃圾處理產業被人稱為“垃圾大王”。然而在短短的兩年內,大眾村實現了從遍地垃圾到淘寶村的轉型,這樣的變化離不開大眾村已故黨支部書記李軍。

2016年整治鄉村環境時,村民朱傑無意間拍到李軍彎腰撿拾的側影。朱傑說,李軍書記總是起大早,樣樣都幹在村民前頭。朱傑:“每做一件事情他都第一個,他走前面。我們村裡面幹破爛都幹慣了,隨時隨地都扔,他自己主動教人家。飲料瓶易拉罐放一塊,吃的剩菜剩飯放一塊,再放一塊。經過他那時候帶頭,現在都養成習慣了。”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李軍

2016年以前,用村民的話說,大眾村就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場:路上、溝塘中,到處是各種塑料垃圾。另一張照片上,李軍蹲在路邊和人說話,臉上有著深深的皺紋和眼袋,初夏的暮色給他罩上一層金色。當時和李軍聊天的村民孫平回憶,那天清理完垃圾,李軍書記在村裡面走著,說難道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留給後人的財富嗎?孫平說:“我就記得書記說過,難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要撿垃圾嗎?也要在垃圾場長大嗎?現在你看村裡面多整潔,年輕人也願意回來了。”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如今的大眾村

隨著垃圾汙染的日益加重,以及垃圾產業盈利日益困難,甚至有家庭在交易淡季出現虧本的情況。經過考察,李軍下決心開始轉型,不做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同時徹底整治大眾村的環境。然而,由於垃圾處理產業是整個村的主要收入來源,突然要改變,不少村民一時不能理解。塑料製品加工大戶史於華一開始就堅決不同意,李軍書記二話不說,連續十幾天上門做工作,最終感動了史於華一家。

“天不亮就到人家了,不吃人家一口飯,不喝人家一口水。最後,用真實和執著把人家感動,後來人家自動把塑料處理掉。”朱傑告訴記者。

不幹廢舊塑料,村民們吃飯問題怎麼解決?李軍逐個“遊說”村幹部,決心轉型做板式傢俱,並觸網銷售。

就這樣,黨員邱永信開了大眾村首家淘寶店。看到第一個月3塊錢的銷售額,李軍急了眼,到處拜師,學到技巧後再教給邱永信。一天跑幾趟邱永信家,進門就問有沒有訂單,忙得上頓不接下頓。邱永信說,有一次李軍一天連飯都沒吃:“那時候是三點多鐘,到我家下著大雨,我給他炒一個雞蛋,用醬餅捲起來。醬餅還沒吃,把醬餅放下來,又去幹工作。

經過李軍的努力,如今的大眾村藍天碧水,鳥語花香,電商發展也是一派紅火景象,然而李軍卻再也看不到大眾村的進一步發展。2018年1月30號,李軍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去世。近千名村民自發趕到宿遷市殯儀館參加追悼會。朱傑說,李軍書記的靈車下午兩點鐘回程,傍晚六點才到家:“什麼原因?我們每一個莊,他的靈車到哪一個莊,哪一個莊不給走。為什麼不給走?老百姓很想念他,把它停下來,有時間說說,眼淚都出來了,很感動。開三十年靈車的司機,從來沒哭過,那次也哭了。”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在李軍書記的帶動下,2016年,大眾村傢俱網絡銷售額超過6億元。電商發展蒸蒸日上,家家戶戶也都富了口袋。談及李軍書記,耿車鎮電商協會會長張坤說:“他的精力確實只是帶領群眾致富,他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致富。他讓別人富了,他的生活還不如我們。大家有目共睹,李軍書記確實值得我們紀念。”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李軍憑著一腔為民情懷,硬是帶領著大眾村從一個蘇北破舊鄉村,走向了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成為蘇北乃至全國鄉村學習考察的對象。

鄉村振興,離不開村民精神面貌的提振和興旺。在李軍的影響下,大眾村幹部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徹底改觀。採訪過程中,採訪對象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李書記你放心,我們會更加努力,把大眾村工作幹好,把日子過好!

改革開放40年來,江蘇農村改革波瀾壯闊,創造了豐富的經驗,為全國作出了重要貢獻。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江蘇將如何描繪“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展現魚米之鄉的“最靚顏值”?

連日來,江蘇新聞廣播記者奔赴大江南北40多個鄉村,切身感受山野田間的火熱實踐,他們的所見所記凝聚成9個故事,即日起,為您呈現。系列報道《希望的田野——鄉村振興看江蘇》,讓我們從故事裡感受江蘇大地的奮鬥足音,看一看鄉村振興的江蘇答卷!

感謝全領域大7座智聯網豪華SUV榮威RX8的全程支持。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 徐仁飛

他把垃圾場變成全國示範村!去世時連靈車司機都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