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圖圖說房
其實,這種社會現象身上無不打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比如當今社會對生育政策有了很大的鬆動,甚至不少地方相繼出臺政策鼓勵“二孩”,所以現在的吃瓜群眾也好,社會輿論也罷,大都對山西這戶有12個孩子的“超生”大家庭,保持無所謂和理解包容的態度。
但換個思路想一想,倘若是在前些年計生管理頗嚴、違規必究的時代,這類嚴重違背相關政策的新聞/視頻,誰又敢堂而皇之的去做正面報道呢?! 又更別說在那個多數家庭只能生育一孩的特殊發展階段,大夥又有誰會給他們報以欣賞、鼓掌的好評呢?!呵呵,恐怕公開後有人會心生不滿,估計還會有人去積極舉報。
而這家父母,不生男孩不罷休,直至生到第12個才心滿意足的頑強做法,其身上也是打著“重男輕女”,以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時代烙印的。
當然,在那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的特殊年代,在一些靠男勞力的偏僻貧困山區,家裡沒有男孩(缺乏勞力),也是有難言苦衷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脫離時代,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脫離生育環境去求全責備。
今天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高房價,高支出,逐年攀升的養育成本,以及受到追求生活享受等現代思潮的影響,即使全面放開了二孩政策,可人們的生育積極性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別的暫且不說,把山西這位家庭放在如今的沿海開放城市深圳等地試一試,呵呵,別說一口氣連生12個了,經濟收入一般般的你生三四個試試!
最後談一談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的問題。
雖說這位小夥家庭條件一般般,但是別忘了人家有11個姐姐啊,姐姐們籌錢32萬給弟弟娶媳婦,平均下來每人也就是平攤上二三萬,應該很輕鬆不成負擔的。然而想過沒有,如果結婚的小夥家裡只有一個姐姐,張嘴讓人家大度支援32萬,超出了姐夫家收入水平和實際負擔,弄不好不僅會紅了臉,鬧不好還會吵翻了天,甚至形同陌路,不再往來,也未可知呀!
霍小姐的八卦爐
在計劃生育的時代,能生十二個孩子,可見這對父母的能量有多大。
一個下煤窰的礦工,養十二個孩子長大,還要接受政府罰款,到兒子結婚時,家裡沒有存款,甚至會有窟窿也是很正常的。
為了弟弟的婚事,減輕父母的負擔,我想姐姐們出點錢出點力,恐怕也是心甘情願的吧。
窮家就是這樣,誰有難就幫一把,都不會眨巴眼睛的。過去我們村很窮,姑娘嫁出去後,都是想方設法為孃家做點貢獻。有一戶人家,姐妹九個,大姐出嫁後,每個兄弟結婚,因為孃家窮,都會給他們把兩鋪兩蓋縫好送過來。別人說她時,她從沒說該不該,而是說盡力吧。
她的奉獻沒有白費,等她的孩子結婚時,兄弟姐妹們都是又出錢又出力的,回報也是幾倍幾十倍的,但是那個情,卻是用錢也還不清的。
要說怎麼報答兄弟姐妹們的恩情,其實保持兄弟姐妹的情分就是最好的報答。我的同事的奶奶,今年八十多歲了,離我們這裡千里之外的西安還有一個九十多歲的哥哥。前幾年,每年兄妹倆都會相聚一次,待個個月二十天的。現在老了,孩子們不讓了,也不管接送了,倆人一通電話就哭。互相掛念著對方。這種手足之情,聽起來就好感動。
現在人們富裕了,兄弟姐妹之間,只有財產分割不公的仇了,卻沒有貼心愛護的情了。一提起女兒幫助孃家,就是這也不該那也不合理的,卻忘了我們是同一個父母所生,有著不可分割的兄弟姐妹之情呀!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完全不明白為什麼媒體要把這事當作一件好事來報道。這明明是壞事:
1. 弟弟是多不自立。肯定沒什麼出息
2.這個家庭多重男輕女才連生11個女兒都要生兒子
3.憑什麼姐姐就要支持弟弟結婚?弟弟又要怎麼回報姐姐?還是隻索取不回報?
4.這件事完全看不出有什麼喜慶的意味在。
不可言43
新聞沒有說出來的幕後故事,我用邏輯幫你推出來。
一、這個小夥子是個農村孩子,17歲戀愛,22歲結婚。17歲就戀愛,其實算是正常,但是22歲結婚,還是挺早的。
被姐姐們疼愛了22年的高浩珍與相戀五年、懷孕3個月的女友終於要結婚了。
二、這個小夥子的高中畢業證應該是混的。前面說他17歲戀愛,又是在打工(理髮小工)時認識了做蛋糕的弟媳婦,說明他17歲就離開高中了。
我不相信有能力在17歲高中畢業的農村孩子心甘情願去打工,父母還會捨得不讓他讀大學。最合理的是農村孩子不願意唸書後,就出去打工了,然後掛個學籍混個假學歷。說明這小夥子不是個讀書的料。
弟弟不讀書以後學了理髮,後來認識了做蛋糕的弟媳婦。
三、他的十姐27歲、十一姐25歲左右,還沒結婚,這在農村算是非常晚的了。讓十一姐掏了3萬,對於初中畢業的女生來說,這已經是一筆鉅款了。十一姐長得很好看(後排左一),一直沒結婚,還要拿自己攢的嫁妝來給弟弟娶媳婦,其實挺可憐的。
四、十一個姐姐基本唸完了初中。注意「基本」二字,說明有人初中沒念完;這重男輕女的程度也是醉了,九年義務教育都不給唸完。
五、這家人裡面2姐和9姐長得最漂亮,小夥子長得也不錯。這樣長得帥的小夥子,在農村肯定是人人喜歡的;但是從小被這麼嬌慣著,獨立和要強這兩條想必是不夠的。年紀輕輕就懷孕結婚,說明對未來沒什麼期望和規劃,還是挺可惜長得這麼帥的小夥子了。
綜上,一個高中唸到一半就不肯唸書的小夥子,出去學理髮,認識了做蛋糕的女友,相戀5年懷孕;如果不是有十一個姐姐的幫襯,他有能力組成家庭,並承擔小家庭的責任麼?我覺得沒有。正因為他有了姐姐們的幫襯,才能結的起婚,生的起娃。
希望小夥子好好幹,擔負起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吧。
PS:中國生育率為什麼走低?因為窮唄。如果有人管生活管房子管帶孩子,那還有什麼不能生的。
任易
姐姐幫助弟弟,這也是我們的“國情”吧,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平常。不過這位高姓家庭能生12個孩子,在過去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裡也算奇蹟了。即使沒計劃生育前,一夫一妻,一個婦女生12個,成活12個,也真少見,這表現了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進步。因為在上個世紀前半頁以前,女性生十個以上的也有,但因醫療衛生條件所限,能夠完全存活的幾乎沒有。
計劃生育之前,不生男孩不罷休的人很多,生七個八個,直到男孩生出來,然後就給他起個名子叫七寶或者八寶。寓意一方面寶貴,另一方面是要姐姐們保護和自保。於是當姐姐的就有了義務,娶了媳婦還不到頭,恐怕能自立或姐姐們沒力量才罷手。本題的男孩結婚花32萬由姐姐們分攤,看來攤派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還是很主要的。下一步,比如再有了什麼花錢項目,父母老了,沒創收能力了,恐怕還是姐姐們分攤。如果弟弟的能力不行,可能還會優惠得到照顧。
因此,我相信沒人會對這件事表示憤慨,即使是女權主義者,因為每個家庭都是如此,不同的是一個五十步,一個百步罷了,不會少的笑多的。甚至還有人會說,這是我們優良的,互相幫助的傳統,應該發揚光大等等。不得不承認,傳統的宗法觀念仍然很有市場。前些年人們窮時,甚至有的姐姐,妹妹會為哥哥或弟弟換回一個媳婦,這在農村就叫做“換親”,現在好了,“換親”不見了,大家改為用貨幣形式支持自已的至親。這也是社會的進步,無論在財富上,還是理念上。
老百姓常說“親人割不斷”,這樣的事在眼前或是將來還會繼續存在。只是各位不要總是侷限在女的支持男的上,刻意這樣,就是重男輕女了,男的也應當支持女的。比如幾個哥哥支持妹妹,或幾個弟弟支持姐姐,大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共克時艱,共同伺養父母,敬奉孝道。這樣的機會不多,特別是計劃生育時期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如是兩個的就能團結互助了。世事變遷,真的很難預料,只生一個彷彿還在昨天,鼓勵生二胎並且有獎就出現了。以後還會有生十幾個的機會嗎?時過境遷,我想,這樣的事恐怕再不會出現了。
天太2
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一個小夥子結婚,意外成為了網絡紅人。他結婚花費的32萬,是由11個親姐姐湊的。11個姐姐和新郎新娘一起拍了合影,照片中11位身穿紅色體恤的女性格外顯眼。她們還拍了一段視頻,她們挨個嬌滴滴地喊著自己的排行從鏡頭前走過,在短視頻時代,這樣的作品想不火都很難。
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在當今的中國都算得上是一個大新聞。
一對夫妻,在20多年的時間內,連生了11個女兒,第12個孩子,終於是他們最想要的男孩。在一些女權主義者看來,這對父母有著很明顯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對11個女兒來說,真是巨大的不公平。但是,很可惜,這種理論先行的觀念,距離生活相當遙遠。那11個女兒,不但健康長大,從視頻中來看,也都過著開心的生活。她們考慮到父母已經年老,主動湊錢幫弟弟辦婚禮,多少說明,這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家庭。
放在十幾年以前,大部分人可能都會以一種異樣的目光來看這個計生落後家庭,生12個孩子,肯定是“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典型,這該是多麼“貧窮落後”的家庭啊。事實上,這對生育能手確實也交了不少計生罰款,又把孩子們養大,確實沒怎麼攢下錢。
就在幾天前,遼寧省公佈了數據,在全國率先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其他省市也比遼寧的形勢好不了多少。老齡化社會終於來了,而相伴而來的還有超低的生育意願。儘管國家已經放開了二胎,而全面取消計劃生育的呼聲,也常見諸主流媒體,但是這兩年的數據卻難讓人樂觀,放開二胎,並沒有讓出生率有顯著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11姐姐歡快的笑聲,就意味著很多了。
前些年,有些地方相當嚴厲地執行計劃生育,不但罰款,超生後還會強制結紮,這種舉措造成一些想生男孩的人,偷偷查驗性別後流掉女嬰,最終反而導致性別比例的失衡。呂梁這對父母能夠生11個女孩,也要感謝當地計生部門的網開一面。據記者瞭解,當地計生部門對他們的處罰,一直是罰款,沒有強制結紮。期間有兩個女兒沒辦法上戶口,成了黑戶,但是在政策放寬後,這些問題也都解決了。
當地政府官員接受記者採訪的語氣,真的讓人讚賞。這樣的家庭,當初承受了不少責難,如今在農村卻只會讓人羨慕。12個孩子,每個孩子陪父母一個月,該是多麼美好的養老畫卷。接受採訪的官員發自內心地為這個家庭感到高興,倒不是贊成一定要生兒子這種態度,而是最終能夠體諒一對夫妻帶大12個孩子所付出的艱辛。
這裡有最樸素的對生命的認知:只要生下來了,就應該好好對待。這有助於我們從根本上理解生育這件事。一對夫妻,如果想生兒子,其實並不是什麼落後思想。在今天,也出現了很多特別想生女兒的夫妻,只要他們能夠真正擁有生育的自主權,不管生與不生,生多生少,生男生女,都應該尊重。
這就是這“11個女兒”給我們的啟示。如今,中產階層對養老普遍感到擔憂甚至恐懼,很多人甚至不敢生二胎,但是想一想別人生了12個,也都開心地長大了。當今社會,多生孩子絕對算不上主流的生育觀念,但是這樣的故事還是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對那些想多生孩
張豐
如果我有女兒,我肯定不會讓嫁給這個小夥子……
7月9日在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暖泉鎮橋上村為兒子辦婚禮的這戶村民名叫高海貴,妻子叫閆兔花(音),平時靠在煤礦打工和種地為生,生了11個女兒才生出來兒子, 兒子結婚,結婚彩禮以及置辦酒席等花費32萬元,基本上是姐姐們湊的。我挺佩服嫁給這位小夥子的姑娘,但是如果我有女兒,我肯定不會讓她嫁入這樣的家庭,原因很簡單:
一、一個“大姑姐”就夠媳婦兒受的,何況十一個大姑姐
現在社會家庭矛盾屬於單純的夫妻之間的矛盾很少,第一大矛盾是婆媳矛盾,第二大矛盾是“大姑姐”和“小姑子”們帶來的矛盾,並且,在夫妻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自己家人向著自己家人,我女兒嫁過去和自己丈夫鬧矛盾了,除去婆婆外,還有十一張嘴針對她,我肯定接受不了。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要是遇到困難還有十一個大姑姐幫襯著,對不起,十一個大姑姐全部思想一致的概率太低,我可不想讓女兒受這個罪,冒這個風險。
二、一般“老來得子”都比較嬌生慣養
正常情況下,老來得子都比較嬌生慣養,生活中常常碰到一些男人上面幾個姐姐,自己脾氣就比較嬌慣,什麼也不會做,而且什麼事情都得依著他,他已經習慣別人為他服務了。
戀愛的時候,可能憑著一腔喜歡什麼都聽女兒的,但是結婚之後可就難說了啊,尤其當油鹽醬醋等參與到生活中之後,男人的一腔熱情就跟空氣蒸發了,本性一漏,我女兒是什麼?我女兒就是他們家丫鬟啊,一想到我的掌上明珠就是去他們家幹活的,我又玻璃心了……
三、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我女兒也必須生個男孩才能罷休怎麼辦?
雖然說我不重男輕女,但是我懷孕的時候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男孩,因為婆婆對我說“公公喜歡男孩”,其實,我知道是婆婆喜歡男孩而已。想來這樣的家庭,婆婆要不是喜歡男孩,能連生十一個閨女,非得生一個兒子嗎?
想來我女兒嫁過去之後,如果生個女兒,日子也不好過啊,誰都知道生孩子就和過鬼門關一樣,我可不想讓我女兒無限次的遭罪。
所以說,我是自私的,我寧願我女兒自食其力,不要十一個大姑姐的幫助,也不願意她受半點委屈。
幸福媽媽的秘密
探討“一家11個閨女和一個兒子,姐姐們湊32萬給弟弟娶媳婦”的問題,首先得追根溯源,把握住問題的核心。
一個家庭,生下11個閨女,不惜承擔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罰款,使得家境窘迫,非得生下一個兒子,這是中國廣大農村十分普遍以及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思想的體現。
在他們的心目中,生男生女並非都一樣,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只有兒子才是維繫家族的血脈的思想深深地內化成為一種“本能”的觀念。
這種思想聽起來落後守舊,但是在中國——儘管它已經飛速發展,和幾十年前貧窮落後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中國農村流傳甚廣,影響極其深遠。
因為接受的教育有限,因為大環境的耳濡目染,所以這種觀念得到滋養,化作一種集體意識,主宰和制約著人們的為人處世。
該家庭的一家之主已經如此,由他們撫養長大的女兒們自然深解其中味,為了“給父母盡孝”,為了“體貼關愛弟弟”,為了“做好姐姐的責任”,為了盡“身為人女的本分”,無論她們自身願不願意,或者說有沒有這個能力,她們還是會“義不容辭”地為弟弟的終身幸福添磚加瓦,盡一份力。
無形之中,她們也成為這種落後觀念的承擔者和捆綁者。
當然我們也能夠說,兄弟姐妹之間互幫互助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件事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更深層的問題。
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這樣的事不算罕見,不是哪一個家庭的荒唐或者愚蠢,從中折射出來的,是
中國飛速發展的物質文明還沒能讓一些人民群眾的精神境界得到亦步亦趨地提升的現實困境。緩解甚至擺脫這種現實困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重中之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還是教育。
席越
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在一些經濟條件比較艱苦的地方還有一些傳統觀念比較嚴重的地方基本上都存在這種現象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一些人眼裡女孩以後是別人家的,只有男孩才能給自己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女孩天生就要為家裡面的男孩付出的一種思想,而這種思想在男性身上有,但是說實話有這種思想的往往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中老年女性。
現在網絡發達大家應該都經常看新聞還有一些電視劇,雖然說電視劇基本上都是編出來的內容,但是的確在一些事情上反應出現實中的一些問題,而許多的網絡新聞上經常看到一些婆婆跟媳婦不和,婆婆嫌棄媳婦生不出孫子而鬧矛盾的事情,現實中的確女性對傳宗接代觀念最在乎的還是女性比男性多一點。現在為什麼男性比女性多,還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造成的,在這個問題上男女都有同樣的責任。
現在好很多了,現在的年輕人接受了開放的對生男生女的觀念已經不像以前,最主要的原因是時代在變,觀念在變,生活的壓力使得很多人發覺其實生男生女區別不大甚至女孩還有優勢,不說其他光從結婚的事情上來說女性就比男性強多了,這也是以前傳統觀念造成的結果,甚至可以說這些事都是以前那些重男輕女的人自找的。
話說這個家庭十二個孩子,說明這對夫妻的年齡至少應該有七十左右了,思想的確屬於比較傳統的,所以存在重男輕女很正常,但是連續生十二個小孩目的就是為了要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這種執著真是非同一般,當然後果還是非常嚴重的,生活條件遠遠落後於同村的其他人,小孩子讀書都是靠別人救濟,這樣拼命的生小孩有什麼意義,都窮成這個樣子了堅持要生男孩來做什麼 ,傳宗接代家裡面有皇位來繼承嗎?
整個事情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基本上都是靠這十幾個女兒救濟生活的,雖然說贍養父母是每一個孩子的義務,所以這些女兒給家裡面一些經濟資助也是應該的,說明這十幾個女兒還是非常有良心的,但是這個弟弟我個人覺得從小應該也是被父母嬌生慣養的,畢竟這對夫妻的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觀念那麼強,很不容易得到了一個兒子,不當寶貝供著才怪,在生活和其他條件待遇上,可以說肯定遠遠的超過了這十幾個姐姐,這絕對毋庸置疑。
單從年紀輕輕就開始交女朋友懷孕結婚的行為上來說,這個男的在心智和經濟實力上都不足以支撐他結婚後養家,這完全是沒有規劃的,以後多半還得靠這十幾個姐姐救助,這次結婚酒席和彩禮和買房的錢總共花了32萬,而這32萬全部都是這些姐姐籌來的,其中還有兩個還沒有結婚,可見這個男的是什麼樣的,可見這個家庭的現實情況是什麼樣的,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要求,說明這十幾個姐姐的存在基本上就是為了這個弟弟,當然不排除她們姐弟關係好十幾個女兒孝順的因素。
如果這個弟弟有良心還好,懂得感恩懂得這十幾個姐姐的付出和恩情還好,那樣至少這些姐姐付出還值得,如果是一個扶不上牆的爛泥,那這些姐姐這一輩子基本上都會被綁架在這上面,日子註定不好過,看起來非常和睦的家庭,看起來好幸福,但是是否是真的幸福,是否是真的和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但是事實的確是這些姐姐付出的太多屬於這個家的提款機,這個弟弟享受的太多,屬於提款人。
無法超越的足跡
從十二個孩子來看,還是那種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了生出這麼多孩子,就為了一個兒子,一口氣生了十一個姑娘,在當時那個計劃生育政策緊的情況下,生這麼多可想而知該是受了多少罪,這種現象在社會上畢竟還是少數,但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存在,可是多數人也絕對沒有勇氣為了一個兒子去生這麼多女兒,這麼多孩子即使一個富裕點的家庭也會被拖垮,何況如此嚴重的超生上戶口都是問題。
這個唯一的男孩子,也就是老十二,是老來得子,如此不易的情況下生的,估計從小都是被慣的厲害,在這麼多姐姐和父母的嬌慣下,難免少不了一些不好的習慣。
現如今結婚需要錢,十一個姐姐拼湊三十萬,也算是替老父母解決了大事,畢竟這個小兒子的人生大事解決了。希望這個小兒子多些上進心,不要事事都指望這十一個姐姐,因為姐姐都結婚了,也就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需要養活自己的孩子,不能指靠姐姐過日子。
孩子是寶,但這太多了也負擔不起,不管在哪方面都是不小的壓力,不過還好,畢竟現在都長大成人了,都能替老父母分擔擔子了,該成家立業的成家立業,該為人父母的為人父母,也算是熬出來了。
老人也可以享受一下這麼多子女的孝順了,同時希望這個小兒子多替父母分擔,既然父母受了這麼多罪生下兒子,就是為了養兒防老,那就該現在這個兒子來成家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