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准?

我们国家自古就流传着很多预测天气的经典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正所谓“十句谚语九句真”,这些几乎都是我们祖先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俗语在城市现在可能听说不多,它字面意思是说,在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这天如天是阴天,或者是下雨天的话,那么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会是阴天,或者是下雪哦!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准?

从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足足跨了五个月,期间长达150天,而它们之间又是有着怎样的联系的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按农历计算,正好是150天的韵律。在现代的气象学中,把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系叫做“大气的韵律活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准?

农民可以说是除了气象员以外最为关系天气的群体了,原来的农民种地要靠前辈的经验,现在的农民有新的科技手段来掌握天气动向。

“农天气”如何,用小小手机就能掌握!

让你一手掌握天气动态,雷雨天气来临前还会有消息/短信提醒!!

掌握天气快人一步!降雨情况精确到每一块农田!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