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孩子的作文滿是祝福的話,可是讀完了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母親節,孩子的作文滿是祝福的話,可是讀完了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昨天是母親節,在作文課上,給孩子佈置一篇有關母愛主題的作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也曾想過,他們之前一定寫過很多次有關媽媽的作文,這一次,他們能不能寫出一些新意呢?

可這一天下來,看著一篇篇充溢祝福之語的作文,心情卻有些低落。從三年級到五年級,假設十個孩子在寫母愛,有八個寫了我生病母親照顧我的事情,另外兩個也沒有出乎意料,一個寫了放學下雨媽媽來接我,結果被雨打溼;另一個寫了輔導作業的事情。

更有甚者,把三件事都寫了進去,洋洋灑酒,卻不忍卒讀。而那些祝福的話,更是千篇一律。

也不能說完全都是如此,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同樣是寫母親節,但她寫到了大姨給姥姥送花,寫到媽媽卻給自己買了貴重的禮物,自己只能給媽媽一個手工禮物,讓她心裡有些小小的歉意。

母親節,孩子的作文滿是祝福的話,可是讀完了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可是這樣角度新穎的作文,鳳毛麟角。

看著這些感情空洞,材料老舊的作文,我在想,是不是隻有這些事最能表現母愛,還是說我們的孩子一直在俗套的作文寫作裡繞來繞去?

讓我迷茫一會兒。

我不甘心地翻了翻手頭所有的作文輔導書,想要解開心中疑惑。沒想到的是,幾乎所有的例文裡,也同樣逃不過這些同樣的故事。

放下書,我的迷茫又多了些。

我相信表達母愛的方式一定千種萬種,就算一則老材料也是能寫出新故事的。可是難道我們的孩子思維如此的固化嗎?

我也曾在寫作之前刻意強調過,不要一講媽媽就下雨天送我上學,生病了照顧我吃藥啊,太俗了。孩子們或鬨堂大笑,或會心一笑。可結果呢,笑過之後,還是老一套。

我甚至還揪住了一個平時文筆不錯的孩子問他,為什麼每次寫到母親你都是同一個例子?孩子回答:寫過的東西,再寫起來容易。

我一時無語。作文本是活躍思維、啟發思維的主要途徑,卻沒想到,也讓他們找到了偷懶的理由。一段材料被反覆地使用,一則故事,一段名言,被反覆的引用,這樣的寫作如同原地跑步,速度再快,動作再優美,仍是止步不前的。

可這單單是寫作本身的問題嗎?作文,從來不只關乎分數,更反映一個人心靈與思想的成熟度。從這些反覆引用的故事中,是否隱藏著他們對母愛理解上的欠缺與誤解呢?

很多孩子一讓寫母愛的主題,有時候會表現的非常牴觸。去年的母親節,也是同樣的題目,一個孩子學完作文後反覆叮囑我千萬不要給她媽媽看到。結果還是被等在外面的媽媽看到了,結果孩子並沒有得到鼓勵與感謝,媽媽指出了她作文中的一些問題,惹得她在門外大哭了一場。

也許在孩子的心中,母愛是一種複雜的感受,除了關心與照顧,還有嚴厲、批評、束縛,甚至是挑剔,這些感受交織在孩子幼小的心中,使他們並不能準確的加以形容。

他們瞭解媽媽是愛他們的,但他們不明白,這份愛為何時而如此嬌縱,時而又如此的嚴厲,又在大多數的時候讓自己那麼不開心。

愛當然不是放任,真誠的愛也不易被人理解。在孩子的心中,他們理解的愛就是簡單的,讓我開心就好。可是母愛並不簡單。

他們一時還無法真正的理解母親的一切所作所為,更不敢將一絲牢騷與抱怨帶入作文。唯有選擇保險而又穩妥的故事與表達方式。這自然造成大多數作文裡的情感膚淺,材料老套。

作文強調的是寫出真情實感,可他們在對母愛有了種種懷疑與牴觸的時候,甚至擔心寫真實的情感後受到指責,他們還會寫出一篇感情真摯,故事新穎的作文嗎?不會的!可這時候難不成告訴他們就算不那麼想,也要去讚揚母愛的偉大嗎?當然不能!那豈不是在故意教孩子說謊。

迷霧慚慚散盡,他們為什麼將這些俗套的材料用了又用的原因似乎也沒必要究根問底了。作文是一種表達,是真實內心的流露,如果孩子寫不出來感情真摯的文章,沒有那麼動人的故事去寫,又怎能怨到孩子的身上。

最近又重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那些家長裡短的故事裡,或含悲或弄喜,都是親人之間真實的內心關照。日子中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在不斷地重複過去,當每一天的意外與驚喜無預兆的來臨時,只需要將自己真實的反映記錄一下,平時的文字也會有動人的力量。誠如錢錘書先生的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簡簡單單一句,卻又驚天動地。

母親節,孩子的作文滿是祝福的話,可是讀完了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輔導孩子作文,林老師來幫你

================

林老師開設網授作文輔導,網絡作文的好處是:

  • 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 完全的一對一

  • 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這樣的課程,不僅提高孩子的作文寫作水平,更是為了幫助家長們在未來可以達到獨立輔導孩子作文寫作的目標。

我相信,每個家長通過學習,都可以輔導孩子的作文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