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李大嘴 大嘴讀史

讀《漢書·雋不疑傳》,官員雋不疑前去拜見大特務頭子暴勝之,雋不疑進門的時候架勢十足,暴勝之“躧履起迎”。

很複雜的一個字“躧”,讀作xǐ,“躧履”的意思就是鞋子沒拔上後跟,就趿拉著出來了,形容一種急切的心情。

讀《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才子王粲名聲在外,當王粲拜見蔡文姬的爸爸蔡邕時,蔡邕心情激動,“倒屣迎之”。

“屣”同樣讀作xǐ,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於迎客,將鞋穿倒,這裡也同樣是形容心情的急切。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其實,這還不是最急切的。《三國演義》第三十回,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許攸前來投靠曹操,曹操高興得飛起來,“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連鞋子也不穿了。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接著鞋子的話題。

再看《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這裡有一個“屨”,讀作jù。

再看《史記·平準書》:“布衣屩而牧羊。”這裡有一個“屩”字,讀作juē。

再看宋代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這裡有一個“屐”,讀作jī。

再看清代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先朝所御皮鞵,長尺有二寸。”這裡有一個“鞵”,讀作xié。

再看章太炎《東夷詩》:“下堂尋革鞮,革鞮忽已失。”這裡有一個“鞮”,讀作dī。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屩”、“履”、“屣”、“屨”、“屐”、“鞵”、“鞮”,好吧,有點暈。

讓我們抽絲剝繭,分類認字。

“屨”和“屩”指的都是草鞋,用草或者麻編成,“葛屨”就是用葛編成的草鞋,好處是製作簡便,穿著透氣。

周朝有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為周王及王后製作草鞋,這些人叫“屨人”,都是在編的“正式工”,編制辦給出的是連同官員、學徒在內一共有十六個編制。

據《周禮•天宮•屨人》記載,屨人的職責是“掌王及後之服屨”。國王和王后夏天穿的鞋一般是葛草編的草鞋,而且草鞋需要和服飾顏色、款式搭配,“玄端黑屨”、“素積白屨”,意思就是黑草鞋配黑衣服,白草鞋配白腰帶。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履”、“屣”都是布鞋,用麻布、綢布等製成,這個花樣就比較多了,詩詞文章中出現得也比較多,屬於大路貨,式樣上花頭也不少。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屐”其實就是木拖板,鞋底有兩個齒,最初是作為雨鞋存在的,魏晉時期全民熱捧,日本常見的木屐就是那時候傳過去的。

李白在《浣紗石上女》裡寫道:“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把木齒塗成金色,亮瞎眼了。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晉書·謝安傳》中有一個“折屐齒”的典故。當淝水之戰的捷報傳來,正在下棋等候消息的謝安裝逼,故作鎮定,表情淡然接著下棋。但棋局結束之後,走路匆忙,“不覺屐齒之折”,連屐齒斷了,走路腳高腳低都不覺得,暴露了心中實在是狂喜的。

在木屐的諸多種類中,有一種“謝公屐”值得一提。謝安的後代、著名文人謝靈運曾發明一種木屐,屐齒可以拆卸,專門用來登山。據《南史·謝靈運傳》,“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鞵”、“鞮”指的是皮革製作的鞋子,這個也沒什麼可多說的。我們現在所說的“皮鞋”其實最早是寫成“皮鞵”的。

另外,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千百年來,中國的鞋子都是不分左右的,中國人穿鞋子都是用一個鞋楦,做出兩隻一模一樣的鞋子的,這些不分左右腳的鞋子被稱為“正腳鞋”。因為在古人眼裡,兩隻鞋必須一模一樣,不一樣的“鴛鴦鞋”則被視為不潔。據說,中國人制作的第一雙分左右的皮鞋,誕生於1876年,到現在也不過只有一百多年。

屩、履、屣、屨、屐、鞵、鞮,來來來,認字時間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