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才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邓万宇教授的研究正是围绕大数据开展的,在项目实施过程,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以及大数据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邓万宇,1979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等课程,参与编写专著1部。

孜孜求学,精心育人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也许当今时代,已经很少有像宋濂那样为求学不辞辛劳的学生了,但在邓万宇教授的求学生涯中,这就仿佛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邓万宇教授说起他小时候的生活学习环境、所受到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人,考上学后差距更加明显,他便点灯熬油,加倍努力去缩小差距。苦心终不负,1997年,他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之后读研,工作,读博,时刻在学习,时刻在提升自己。他提到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他努力提升自己,出发前往下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

作为老师,他课堂上格外严厉,下课后却平易近人,和学生畅快的探讨问题,欢声笑语弥漫整个教室。邓万宇教授还谈了三个让他受益终身的好习惯。第一,坐得住,心要静。遇到困难必须坚持;第二,做事用心,深入。独立思考,不依赖;第三,责任心。自觉地去做事,认真负责。他也给在校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所做的事情一定要符合国家的需求;第二,要有真创新,要对社会的发展或者某个领域的突破有作用;第三,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中提升自己。

刻苦钻研,潜心治学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邓万宇教授主要从事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研究,当被问及他所研究的领域对生活和科学发展有哪些影响时,他侃侃而谈:“数据挖掘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从国家重视程度就能体会,2017的时候,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中国人工智能长远规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战略措施,最根本的是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朝这着个方向发展,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他说,目前我国很多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5G等方面都赶超西方国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邓万宇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图文混合的舆情新事件发现及其关联挖掘》,以图文混合环境下舆情新事件发现与事件关联动态跟踪为目标,重点解决图文数据深度融合、事件关联多维建模、隐式关联度量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课题的研究首次关注跨媒体场景下的舆情的监测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纯文本数据无法全面、多视角描述舆情事件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舆情监测的准确度。此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投影向量机的动态协作过滤方法研究主要研究一种融合多元因素的动态协作过滤算法,首次提出了投影向量机理论,使个性化推荐模型的降维与模型训练融合为一体,项目研究大大提升了性化推荐模型的动态跟踪能力。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邓万宇教授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eural Networks》、《Neurocomputing》、《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及IEEE/ACM 等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各类论文 40 余篇, SCI/EI 收录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 2.0 的论文7篇)。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发表的论文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 120 余名学者发表在 30 余种期刊上的论文他引近 350 余次,其中SCI他引106次。

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西安邮电大学首批“西邮学者”,邓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选取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作为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研究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研究必须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解决国家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科技问题。大数据是国家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抓手。在项目实施过程,邓万宇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以及大数据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他有幸参与其中,恰当其时。目前围绕医疗大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其次,发挥好特色优势,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搞真创新。高校的优势在于对于经济效益的要求不像企业那样急迫,可以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与前沿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可以为企业的产业化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真创新的本质在于解决国家、企业等发展中面临的真问题,而不是自己挖坑自己填的想象性问题。唯有这样,我们的努力才是有用的,我们的创新才不是阳春白雪。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大工程,而团队的打造尤为重要。目前的很多工程非靠一人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建立一支团结、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深深感到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打算从国内外短期交流、学术会议、研究生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找好国家队中的兄弟团队做我们的领头羊,并找准我们的切入点,切实加入到国家队里去,让我们的研究实力能够快速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邓万宇教授表示,非常幸运的生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作为其中一员,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努力为中国制造2025与数字中国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学者担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为国家大数据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邮电大学坚持高水平成果培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

通过学校资源的重点投入和集聚,建立优秀人才综合培育和支持体系,激励和培养了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邓万宇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工作中,鼓足干劲,砥砺前行,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