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之所以想談自動駕駛,並不代表我有多麼高屋建瓴地見解,只是想說一說,聊一聊,提供一點參考,方便你在如此繁雜的信息流中獲取你想知道的那部分。

自動駕駛是民眾所憧憬的未來出行方式,有這個前提,那麼L0—L5級別的自動駕駛概念就會造成一種類似頭部效應的信息氾濫,事實也如此,我們打開手機,翻開雜誌,或者在街頭巷角的談論中,都可以接收到關於自動駕駛的信息。如果你懂一點傳播學,就會明白,信息是會生孩子的,而且它的孩子性格不一樣,長相不一樣,最終展現給我們的面目也不會一致。這就會導致信息失真,哪些是具體,哪些是假象,如果你不是這個專業,很難搞得清楚它的真實面目。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首先,自動駕駛這個概念來自西方國家,主要代表有Googe,Tesla,Uber等科技公司。身為科技公司,誰都想做行業獨角獸,那麼信息與傳播就顯得尤為重要,通俗講,誰嗓門大誰獲得的關注度就會更高。較高的關注度,好處顯而易見——市場認可、股東支持、資本的積極加入。總結一句話:就是通過吸睛,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投資,從而有足夠多的資金支撐研發。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無獨有偶,我們的科技公司包括汽車廠商也在這麼做,而且有過之無不及。今年以來,不少卡車廠商和科技公司都宣佈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L4級別,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汽車已經完全脫離了人工操作,只憑電子設備就可以單獨完成駕駛任務,之所以還保留駕駛室是處於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先不說這裡面吸睛成分有多大,能不能量產,或未來卡車是什麼樣子,就從社會整體的發展脈絡來看,一味強調自動駕駛這條路是不是太單一了;民眾與社會所付出的注意力是不是過多,當然這裡面也包括所耗費的社會資源。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反觀西方國家,以商用車為代表的沃爾沃卡車、斯堪尼亞卡車、奔馳卡車卻在嘗試走另一條路——自動列隊駕駛。從目前科技含量,列隊駕駛技術以不是什麼難題,稍加一些電子設備,在L2基礎上即可實現,而且對於廠商來說,成本可控。要知道,這個成本是相互的,它會關聯社會成本,物流公司成本以及個人成本。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列隊駕駛

《卡車和汽車在交通行駛中相互提醒 》,沃爾沃在2016年推出了基於雲服務的Connected Safety(安全連接)系統,該系統將於2018年在瑞典和挪威上市。安全連接適用於配備沃爾沃卡車服務和信息系統的沃爾沃FH16,沃爾沃FH,沃爾沃FM和沃爾沃FMX車型。安全連接系統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當一臺車發現危險時,會通過駕駛員連接互聯網的手機向沃爾沃雲服務發送信號,然後將警報發送給所有連接雲系統的卡車,提醒所有經過該路段的卡車。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沃爾沃Connected Safety系統

斯堪尼亞認為,通過列隊駕駛解決方案,更低成本的未來運輸將成為現實, 列隊駕駛是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是優化物流系統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斯堪尼亞的願景是,未來物流是高度集約化的,而在同一條高速公路上的卡車可以通過列隊行駛來提高運輸效率,車與車緊隨其後,利用前車的迴旋流降低風阻係數,達到節油目的。並且整個車隊只要一名駕駛員駕駛即可,隊伍中其它車輛則通過無線通信實現同步操作。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斯堪尼亞的列隊駕駛

如果你注意觀察,城市中車輛通過紅綠燈時,效率是低下的,因為所有車並不能同步停車或起步,每輛車每個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又不同,所以造成了堵車和擁擠。假設通過車與車之間的無線連接,那麼通行效率將會得到優化,道路容量會近一步增加。

給汽車裝上一個智慧的大腦,就目前技術而言,還不能做到落地。那麼在這之前,尋求一個更優的解決方案,或許是一個必要的選擇。我們可以試著觀察蟻群,螞蟻大腦並不發達,它們唯一用來交流的方式,就是使用觸角發射信息。而只憑簡簡單單的觸角溝通,蟻群就可以做到井然有序,整個群體運行起來絲毫不亂。再看城市裡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流,他們是怎樣運行的,很顯然,擁擠,但不會碰撞。每個人每輛車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同時也反饋給對方自己的位置信息。即使偶爾相撞,也是因為走神或操作不當引起的。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結合這種規模效應,在L2或L3的基礎上,給每一輛汽車裝上一個簡單的位置芯片,通過雲服務或雷達信號,讓車與車之間互聯,位置信息互換,車速信息互換,車型信息互換,基本可以做到高效通行。而在未來汽車到來之前,這有可能是一個最優的出行解決方法,我們並不需要給每一輛汽車裝上一顆智慧大腦,從而節省更多的社會資源以及創造更大商業價值。

國產卡車都在搞自動駕駛,卡車司機要失業了?並不會,都還是噱頭

文末,自動駕駛遲早回來,這個毋庸置疑,但地基之下還有地基,脈絡盡頭還有脈絡,未來交通體系具體是怎樣一副藍圖,誰也不敢妄下結論。所以就目前技術瓶頸,未來還太早。但在未來到來之前,就像沃爾沃和斯堪尼亞那樣,尋求更優的道路通行解決方案,踏實務實,或許是當下所有汽車廠商最應該做的事。

圖:沃爾沃與斯堪尼亞/文:劉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