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來時,「閃婚」還是謹慎談談條件?你是哪一類?

時代的發展總是不斷創造出一些新詞彙,比如近幾年“閃婚”這個詞的出現,“閃婚”就是指兩人從相識到戀愛,沒多久很快就結婚了。過程時間非常短,幾乎是兩人剛認識,彼此都沒有什麼瞭解,就敢先把婚結了。

在我們各大城市的一些公園裡,總有專門相親的一角。都是年輕人的父母或祖父母輩幫他們在物色對象,通常在一張A4大小的紙上寫上自家孩子的年齡、學歷、工作、收入等等基本信息,然後就是希望找的對象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也通通列在上面。一般女方的家長都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結婚時男方出婚房幾乎是基本門檻條件。

當愛情來時,“閃婚”還是謹慎談談條件?你是哪一類?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無關,如侵即刪

這些為自己孩子婚姻大事操心的家長們去公園鍛鍊身體,順便還可以為工作繁忙的年輕人尋找愛情的緣分,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但他們老一輩人也許沒想過,他們才是“閃婚”的一代,很少有戀愛長跑的,你們這個所謂的新詞彙是他們玩剩下的。難道不是嗎?他們當年很多人的婚姻都是單位或組織上就是介紹人,然後只要雙方一點頭,單位分一間小房子就是婚房了,馬上結婚在一起生活,一輩子就這樣過來了。

集體宿舍長長的走廊,公用的廚房,公用的衛生間......現在這些都只能在電視劇中回味了,我們長輩們的婚姻哪裡有講這麼多條件,結婚就是兩人住在一起生活,哪裡有考慮過什麼物質方面的事情。因為當時物質條件有限,所以找對象看人品當然就擺第一位。現在我們的社會物質條件逐漸富裕起來,長輩們在幫孩子物色對象的時候反而羅列出來了一大堆條件。

當愛情來時,“閃婚”還是謹慎談談條件?你是哪一類?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無關,如侵即刪

在物質條件還很艱苦的時代,為什麼就可以“閃婚”?一是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好攀比的。二是那時的人都簡單和單純,只要雙方確認過眼神,就是要相守一輩子。今天要在他們孩子的愛情前面擺上物質條件,應該是他們這一輩人窮過、苦過,所以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經歷他們曾經受過的那些苦。但他們沒有想過,物質上的滿足不等於幸福,人的幸福感其實往往不是來自物質上的滿足而是來自精神上的滿足。現在很多離婚的家庭並不是因為經濟上遇到問題,而是家庭裡沒有幸福、沒有愛,精神上的空虛和感情上的破裂和物質沒有很大關係,不然怎麼解釋父輩們在物質條件艱苦時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

當愛情來時,“閃婚”還是謹慎談談條件?你是哪一類?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無關,如侵即刪

怎麼能為愛情講一堆條件,講條件的愛怎麼專心?馬雲和妻子是杭州師範大學的同學,她是馬雲的學妹,大學畢業後嫁給馬雲,那時的馬雲可不是今時今日的馬雲。如果她在愛情來時先講條件,她也許就不是馬太太了。所以愛情來的時候人品和能力才是第一應該考慮的,講房子車子這些眼前的物質條件真的只是浮雲。愛情來時專心去愛,確認了是對的人大膽去愛,付出不要問回報去愛,幸福就會來輕輕敲響你的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