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閃婚”“閃離”?


為什麼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閃婚”“閃離”?


根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從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

根據有關年輕人離婚案件情況分析,80、90後出生的年輕人起訴離婚的比率達51%,遠遠高於70後、60後等其他年齡段人群,80、90後起訴後最終離婚的比率達61%。

80後90後普遍存在閃婚的情況。一邊是不想結婚,一邊是閃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認為,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閃婚”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一些年輕人通過當前發達的網絡平臺,在幾次相談甚歡後就見面確定男女朋友關係,甚至“閃婚”。20多歲的年輕人總幻想著愛情是完美的,只要用心,有毅力,心儀的那個人一定會出現。談男女朋友也是一個比一個不如意,直至變成大齡單身,看到身邊的朋友大多都已經結婚了,而親朋好友介紹的對象也一個比一個差勁,對自己的另一半的選擇逐漸沒有了信心,因此只要一出現讓自己看到一絲希望的他(她),覺得各方面條件都挺符合,也挺聊得來的,害怕錯過,因而選擇了“閃婚”。

第二、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對愛的渴求。一些年輕人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 對方的出現剛好填補了我內心的空虛對愛的渴望,這個時候,容易陷入感情的陷渦,對婚姻的認識會變得不太理智,在這個時候,大多都會認為對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常常會為了愛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舉動出來,甚至違背父母和自己的意願,盲目地選擇結婚。

第三、親人催婚選擇草率結婚。部分年輕人因覺得結婚了之後就不再擁有自由,想趁著還沒結婚多玩幾年,或者因為極自己的奮鬥目標想要先創業,到他們想要結婚時,才發覺自己已經成了大齡單身狗。這個時候經,比他們更著急的是親人,他們往往會催促他們儘快相親找到對像,這個時候他們只要遇到合適的,不管雙方是否合適,只想儘快脫單。

第四、他們對婚姻的觀念也更加的開放和包容。他們並不覺得離婚是天塌下來的事情,更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那隻能說明了雙方不合適。這種心態讓他們輕裝上陣,願意付出更多的試錯成本。

我認為,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閃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對另一半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婚後的生活“失望大於期望”。在大多數年輕人戀愛的時候,他們都幻想能如童話般美好,然而隨著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婚後的生活都面臨著諸多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沒有計劃性的生活支出,每月透支的信用卡,孩子的高額支出,甚至還貸壓力等問題,導致心理壓力過大,這時才發覺結果婚後才發現並沒有那麼美好而失望,失望大於期望,結果產生了“與其兩個人的無奈落魄”,不如一個人的精彩,就產生了乾脆離婚的想法。

第二、對結婚和婚姻的理解不成熟就過早結婚。他們在結婚之前不夠慎重,對結婚和婚姻的理解不成熟,在還沒有成為心理成熟的真正意義上的大人時就已步入婚姻。他們大多認為倆人結婚後會和結婚前一樣相親相愛一輩子,他們會沉浸在婚後閏好生活的嚮往中,還沒有意識到各自在家庭生活中的責任和承擔,家庭責任感薄弱,更加註重自我利益和自我享受,不願將就,不懂忍讓和寬容。

第三、父母過多幹預和不正確調解,導致雙方矛盾激化。80後、90後多是獨生子女,大多個性強,包容性、耐挫折能力差,成人後依然依賴父母,無法建立成熟的伴侶關係。同時,父母也依然視自己的子女尚未長大,對子女的婚姻生活經常指手劃腳,甚至橫加干涉,在處理孩子婚姻生活中出現的矛盾時,不能客觀公正的給予批評、引導和勸解,單方面指責對方的過錯,造成雙方矛盾激化甚至引發子女離婚。

第四、無法抵制外界各種誘惑,出軌的也越來越多。目前的社會是物慾橫流的時代,每天都會面對各種誘惑。生活在城裡的年輕人,每天都得上班,跟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比跟老公在一起的時間還長,時間久了就沒有了談戀愛時的激情,再加上生活的壓力,對婚姻生活產生了厭倦情緒,這時候如果有同事對自己示好,容易陷入情慾的陷渦尋求刺激,就容易出軌。 同時,他們為了能夠有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埋頭賺錢,忽略了家人和兒女的關心,這個時候,只要有女婚外的另一個人對他(她)表示關心,就會覺得心裡特別溫暖,同時對家人的怨氣也會逐漸增長直至無法忍受。有的甚至不甘心貧困的生活,為了金錢而拋棄原配從而選擇其他良人。

在我看來,閃婚還是有著巨大的風險的,對此,我個人不主張“閃婚”。

儘管也有“閃婚”幸福的案例,但這個佔的比例很少,大部分的人都可能會因為婚前瞭解得不夠深入,磨合得不夠徹底,婚後需要短時間內承擔更多的問題。哪怕不離婚,也會比了解深入再結婚的夫妻,產生更多的摩擦。

儘管現代社會對婚姻的看法也更加的包容和開放,但是閃婚閃離對雙方和雙方家庭帶來的傷害,也是不可忽視的。

因此,在選擇“閃婚”的時候,希望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明白步入婚姻意味著,戀愛中兩個人的事情變成了兩個家庭的事情,有了寶寶後,瀟灑的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個人的溫馨世界,身上自然多了一份責任。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瞭解自己,瞭解對方的基礎上再做決定,而不是貿貿然地選擇閃婚。

婚姻生活需要彼此一同去用心經營,凡事多和對方商量,不可太自我,要互相忍讓包容,互相支持鼓勵,互相尊重理解,互幫互助,互相依賴,一起並肩攜手走下去。

婚姻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