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新婚姻時代

當婚姻不再需要從一而終,當終身大事只需要幾個小時來決定;有多少人敢來試水?

當愛情可以“全裸”存在,當婚姻不再要求門當戶對,當自由盡情鑽入到每個心靈的各個角落,婚姻就更幸福了嗎?

當青年男女追逐的目標變成“富二代”,當婚姻變成實現終身“懶惰”的階梯,你能接受嗎?

這個新婚姻時代的來臨。

閃婚,有風險的投資

隨著明星大 S 婚禮的落幕,“閃婚”這個詞大家都不再陌生。“閃婚”顧名思義就是結婚的速度特別快,從認識到結婚時間相當短。有的只認識一天就結婚的,大概不到 3 個月都算是閃婚。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對事業自顧不暇又經歷幾次戀愛未果的男女,他們不願過多耽誤工作和精力甚至浪費時間金錢。於是這種快餐式的婚姻迅速流行起來,按媒體的描述就是‘他們幾秒鐘可以愛上一個人,幾分鐘就能談完一場戀愛,數小時內可以決定終身大事,一週便能踏上紅地毯。”這種都市情感快餐已在我國不少城市悄然登場,在當前中國有走向泛化的趨勢。

像大 S 一樣閃婚的明星並不在少數,除了明星現實生活中的“閃婚族”也越來越多了,究竟“閃婚”能不能帶給人們幸福呢?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情景一:

在大眾眼中選擇閃婚的大多都是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明星,例如大 S 、林熙蕾、劉濤、李湘等等。其實在娛樂圈中閃婚的明星不在少數,只是有些實力派的明星個人生活很低調,因此他們的“閃婚”大多不為人所知,比如宋丹丹。

宋丹丹的第一任丈夫她始終沒有在媒體面前提起過,他們的婚姻也是閃電式的,但是僅僅維持了一年多就以失敗告終了。第二次婚姻是和英達,這段婚姻宋丹丹付出了很多心血經營,但最終也沒能使這頓婚姻走向圓滿。他們的婚姻以失敗告終以後,宋丹丹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痛苦、孤獨中難以自拔。後來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僅僅認識了 28 天,就開始第三次婚姻生活。

目前宋丹丹表示自己很幸福,也希望這種幸福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情景二:

除了中國意外,國外的明星中也有“閃婚”例子,小甜甜布蘭妮就是其中之一。 2004 年小甜甜與青梅竹馬的好友傑森在一次度假的過程中,忽然產生了結婚的念頭,於是兩個人就一起去做了登記。登記結束三個小時後,布蘭妮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之後媽媽和哥哥立刻趕來,這段婚姻也宣告了結束。

這場鬧劇剛剛結束 9 個月,小甜甜再次披上了嫁衣,這一次的對象是一個伴舞演員,然而兩年以後,這段婚姻再度以離婚收場。

情景三:

認識小琳是在去年十一假期的旅遊中,我們碰巧報名同一個旅行社,我們又都是單身,而且年齡相仿,很快就熟悉起來。小琳是那種很活潑的女孩子,一路上說說笑笑,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快樂。

我知道她很喜歡我,不管是吃飯還逛景點的時候,總是願意和我在一起。短短的三天時間,我們之間的關係飛速上升。等到旅行團回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是手牽著手了。在回來的大巴上,小琳對我說:“我們結婚吧。”當時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和她在一起很愉快,而且我也很喜歡她。

回到家後的第一件事情我們就去了民政局,當時我父母不在家,而小琳的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什麼都依著她,就這樣我們結婚了。開始的時候,我們很快樂,一會兒見不到對方就會非常想念對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相互發短信。然而一個月之後我們就開始吵架,吃飯的口味不同我們也會吵,週末回我家吃飯我們也會吵,而且結婚後她還是像婚前一樣愛玩兒,經常參加一些化妝舞會或是聚會,有時甚至徹夜不歸。我們之間差距太大了,最後她提出了離婚。

沒想到我的第一次婚姻就這樣結束了,我也曾試圖挽救過,但是小琳說什麼也不願意了。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非理性的“一見鍾情”

通常婚姻都是路過激情,帶著愛情,揹負著責任,然後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而“閃婚”的主要愛因素是“一見鍾情”,而且是非理性的一見鍾情。

人們常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婚姻也是這樣,通常一起經歷得越多,感情也就越堅固,這常常是與時間長短成正比的,如同釀酒,越陳越香,在此之上的婚姻才更有價值。閃婚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宋丹丹第一次是閃婚,但是卻沒有得到幸福,第三次也是閃婚,卻過得很幸福,原因就在於閃婚也需要理性。小甜甜的第一次婚姻顯然就是一次不理性的婚姻,只是突然想到結婚,於是就結婚了,就像小孩兒玩兒過家家一樣。這樣的婚姻顯然是脆弱的,經不起考驗的。

也許,閃婚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反覆驗證愛情,但是這樣的愛情帶來的隱患也不容忽視。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前衛者的遊戲

如果說明星閃婚那是因為他們向來是大膽而前衛,但是當現實社會中也不乏“閃婚”的例子時,“閃婚”就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話題,尤其是當 80 後逐漸成為婚戀市場的主力軍,一向追求個性的他們使“閃婚”的數量不斷上升。情景三中的小琳,從她的生活習性就可以看出來,她是比較追求個性的人,因此,對於婚姻,她也會跟隨潮流。

除了追求個性的人會選擇“閃婚”,有一些大齡女青年也會選擇“閃婚”,一旦她們身邊出現了合適的結婚對象,她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結束自己的單身生活。她們大多是頂不住周圍人的催婚,於是希望通過最快的方式選擇結婚。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愛上的不是婚姻

婚姻是讓一個人變成另一種角色的轉變,“閃婚族”往往能夠適應這種角色上的轉變,但是心理卻沒有做相應的轉變。當你進入婚姻後,你要面對瑣碎的家庭事務,對方的家人、對方的朋友,包括對方的事業,這些都是需要你去面對的。

如果你沒有做好面對這些的心理準備,那麼也許你只是愛上了嫁給他的感覺,或是娶她的感覺,而不是愛上了你們的“婚姻”。這也是導致大多數“閃婚”後又“閃離”的重要因素,他們常常會無法適應這種角色轉變後的心理變化,所以他們忽略在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點,婚姻需要的是持久和穩定,而穩定的婚姻關係並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還需要承受更多的家庭責任。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勇敢者的遊戲

大多數人們都認為婚姻的天平上,一邊是時間,一邊是感情,兩者同時增加,才能維持天抨的平衡。可是越來越多的閃婚現象,使天抨越來越傾斜,時間一邊的硅碼越來越少,儘管這個天平已經搖搖欲墜,但是仍然有不少閃婚者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可見,閃婚是一個勇敢者的遊戲,如果沒有膽量,是不敢貿然踏進這樣的婚姻。與過去的封建婚姻相比,閃婚要進步很多,至少雙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瞭解,也確實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而封建婚姻雙方在結婚前,甚至還沒有見過多方的樣貌,更不要說感情的培養,但是他們也同樣過完了一生。

而現代人對婚姻的猶豫更多的是因為謹慎的心理,或是害怕會離婚,因此選擇用時間來避開感情的堅韌程度。而“閃婚”不過是去掉了這些顧慮,由此可見,“閃婚”也有可行的一面。

“閃婚”到底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這個沒有絕對的說法,只能說“閃婚”更像是一種投資,並且是一種有風險的投資。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閃婚,要閃的謹慎

認識初期,人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都會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掩蓋,這就導致閃婚者在婚前很難看出對方掩飾的缺點,但是這些缺點會在婚後顯現出來。專家指出,一般人掩飾自己的缺點大多會維持三個月,三個月之後缺點就會慢慢顯現出來,因此,可以用三個月的時間來考驗對方。如果不幸在這個時候已經走進了婚姻,這時候已經沒有後悔藥了,可以做的就是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既然玩兒得起,就要輸得起。最好的結果就是雙方能夠經過磨合繼續走下去。如果發現實在無法走下去,選擇離婚也可以,畢竟拖下去對兩人都是一種耽誤。但是切記要在這次“閃婚”中汲取教訓,如果一直“閃婚閃離”,恐怕沒等你找到合適你的那個人,你就已經被拒絕在婚姻的殿堂外了。

“借我一雙慧眼吧”

“閃婚”就是要男女雙方在短時間內下最大賭注,賭注就是自己今後的幸福,這樣的情況下,以說不清的直覺作為決策依據,很容易中了“障眼法”,而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既然“閃婚”是風險投資,就一定有人盈利,有人虧本。那些盈利的人一定都是眼光精準的人,因此想要贏得一個幸福的婚姻,就需要你有大智慧,有“一眼窺其全貌”的功力,三五招內就要徹底破解對手,只有這樣,才能放心地讓自己走進婚姻。

“閃婚”的情感基礎是什麼?如何看待這種情感快餐?

安全度過磨合期

兩個人在一起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摩擦,有個人在一起相處實質上就是打磨和剔除各自身上的“刺”,以實現更完美的融合。婚姻中的雙方也是如此,不可能一開始就天衣無縫,也需要雙方的磨合,磨合不好就是結的快離的也快,磨合好了,感情就比較容易天長地久。

在磨合的過程中,需要雙方做出一些割捨和犧牲,但這並不是毫無原則的,否則就將失去自己原有的面目,沒有了自己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