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如果說要評選最令中國人感到憤慨的詞語,東亞病夫這四個字一定會高票入選,這是近代中國百年苦難屈辱史的寫照,值得每個中國人銘刻於骨。

今天要說的人是一位大俠,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他就是霍元甲。

對於霍元甲,國人自然十分熟悉,這主要得益於數量眾多的影視作品和書籍,1983年,大陸引入第一部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當時的火爆程度用萬城空巷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也廣為傳唱。

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黃元申讓這個經典的形象家喻戶曉

此外,1995年的《精武門》(高雄飾演霍元甲),2001版電視劇《霍元甲》(趙文卓出演),06版電影《霍元甲》(李連杰出演)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霍元甲這個角色,這導致一方面使霍元甲給人留下為國為民反抗強敵的俠者形象,另一方面,真實的霍元甲又隱身於歷史迷霧之中。

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高雄版本的霍元甲雖然面容慈祥和善,但卻具有強大的宗師氣質

1869年1月19日,河北靜海縣小南河村,霍恩第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霍家並不簡單,作為武術世家,霍家“以拳鳴於時者七世矣”,七十二式霍家拳也叫“密宗拳”,但更為人熟知的叫法是“迷蹤拳”,霍恩第是迷蹤拳的第六代傳人,常出入東北為客商當鏢師,在當地頗有名望。

霍恩第給他剛出生的兒子取名霍元甲,字俊卿,霍恩第弟兄三人,共有十個兒子,在宗族中,霍元甲排行第四。

既然是武術世家,霍家子弟自然從小習練霍家拳,但霍元甲體質羸弱,不具備練武的潛質,霍恩第怕他毀害霍家聲譽,禁止他習武,練武夠強身健體,因體質羸弱而禁止霍元甲習武的說法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倔強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學、偷練自家武藝迷蹤拳的歷程,他刻苦學習,武功進步很快,霍恩第得知後勃然大怒,再次嚴禁他習武,霍元甲不想放棄習武,只得與父親約定自己絕不與任何人較量,絕不給霍家丟人。

轉機很快到來。

1890年,一個武師來到小南河村切磋武藝,霍元甲的小弟霍元卿與之交手,竟然不是對方的對手,霍元卿是霍家子弟武功出類拔萃的一個,霍恩第看來人武藝高強,正準備親自動手之際,霍元甲挺身而出與來人打成一處,霍元甲步步為營、拳拳生風。看準機會,霍元甲潛身上前,將來人抱起,扔出丈外。這一幕,令霍恩第及眾師兄弟不勝驚訝,更令霍恩第刮目相看,從此對霍元甲傾囊相授,霍元甲很快稱為迷蹤拳的高手。

霍家在當地雖然頗有名望,但家境並不寬裕,習武之外,霍元甲時常需要挑柴進城賣錢以維持生計,1895年臘月,霍元甲像往常一樣挑了一擔柴火走幾十里路去天津城賣,習武之人體魄強健,一般人只能挑一百五六十斤,霍元甲能挑三四百斤。

霍元甲剛到天津衛,就被一夥混混要“地皮錢”,霍元甲抽出扁擔將他們打的落荒而逃,這一幕恰好被腳行掌櫃馮老闆看在眼裡。他買下霍元甲柴禾,並請霍元甲接管腳行,晚清的腳行大部有黑惡勢力把持,一些“腳行”的混混經常藉此索取“保護費”,霍元甲接手腳行後,陸續取消了許多勒索老百姓的款項,霍元甲俠者氣慨初現。

霍元甲很快丟掉了腳行的工作,幸運的是,在此期間他認識了一個人,農勁蓀,一個改變霍元甲命運的人。

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農勁蓀

農勁蓀,名竹,字勁蓀,滿族人,農勁蓀是個“官二代”,是當時天津懷慶(淮慶)藥棧的掌櫃,農勁蓀自幼喜愛武術,結交霍元甲無可非議,但是實際情況卻遠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農勁蓀青年時期曾留學日本,在日本他結識了孫中山,並加入中國同盟會。

真實的情況是,農勁蓀是奉孫中山之命在京津一帶活動,以採購藥材為掩護,結交革命志士,他見霍元甲生性剛直不阿,好打不平,見義勇為,且有愛國精神,又身懷絕技,正符合農勁蓀網羅人才的標準,故交給霍元甲大掌櫃一職,霍元甲在農勁蓀的影響下,逐漸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激發起愛國之志,報國之心,可以說,之後霍元甲的種種義舉都和農勁蓀不無關係。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人也對霍元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就是王正誼,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江湖名號“大刀王五”。

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大刀王五王正誼

王正誼1844年生人,比霍元甲大25歲,兩人志趣相投,又都是習武之人,所以成了忘年交。

王正誼自小孤苦,因父親早亡只得母親相依為命,後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五有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龍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躍進時期被扔進了鍊鋼爐)。“大刀王五”一生行俠仗義,他在北京開創的源順鏢局,因為規範從業,收費合理,源順鏢局很快聲名鵲起。

大刀王五更為人稱頌的是他的愛國義舉,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戌邊。王五出於義憤毅然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更為人稱道的是他與譚嗣同的交往,譚嗣同喜愛武藝,與王五兄弟相稱,二人的友誼非常深厚(戊戌變法期間,王五擔負起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

一位對東亞病夫說不的大俠

譚嗣同就義時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絕命詩

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很快失敗,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決心,醒悟大眾,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想盡一切辦法想救出譚嗣同,但譚嗣同死意已決: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的死對王五的觸動是很大的,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化身為一個堅定的復仇者,多次組織暗殺活動,反抗清廷成了人生最後幾年唯一的事業。

很快,王五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1900年,義和團爆發,王五率眾積極參加,攻打教堂,消滅洋人,滿清政府派兵將順源鏢局團團圍住,王五等人終因寡不敵眾被捕,後被槍殺於北京前門,終年56歲。

王五被殺後,頭被懸掛在城門上,霍元甲得知消息,火速從天津趕來,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隻身潛入城頭,取下王五的頭顱,與王五的屍身一起埋葬。目睹這一切的發生,好友王五的離去,霍元甲都有極大的內心震動,他開始考慮一些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國土,會被洋人肆意踐踏?

霍元甲將跟隨王五的腳步繼續向前!

1901年,一個叫斯奇凡洛夫的俄國人來到天津,在戲院搭臺賣藝,聲稱打遍天下無敵手,並辱罵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霍元甲當即帶領徒弟劉振聲來到戲院,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臺,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臺上與你較量”,色厲內荏的俄國人不敢比武,只好登報賠罪謝過,之後灰溜溜跑了,霍元甲聲名鵲起。

八年後的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舉行健美表演,並設擂臺挑戰中國人,霍元甲答應朋友農勁蓀邀請赴上海比武,雙方約定時間後,奧皮音爽約,並從此消失。

平心而論,當時頻繁來中國表演的所謂“大力士”,其實大多是在本國混不下去的江湖藝人,弄幾個假啞鈴,鋪兩塊假石板,所謂“天下無敵”,也只是招攬觀眾的一種手段而已,他們碰到職業武術家霍元甲,自然是不敢打的。

但是,這並不能否定霍元甲的決心和魄力,事實上,經過這兩次的擂臺比武,霍元甲的聲望達到頂峰,這也為他實現更大的志願—開辦精武體育會提供了條件。

1910年6月,在農勁蓀、陳其美等同仁協助下,上海“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成立,孫中山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的匾額送給霍元甲。

當時,霍家拳按規定是不傳授給外姓的,但是霍元甲認為一個人強,是救不了中國的,只有一代中國人強,中國才有希望,開班授徒真正能施行他“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的信念。

可惜的是,這樣的盛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就在精武體育會成立之後一個月,霍元甲收到日本柔道隊的挑戰邀請,這一次,他和日本柔道隊真刀真槍幹上了。

首先出場的是他的徒弟劉振聲(影視作品中陳真的原型),他連敗5名日本柔道高手,最後逼得柔道隊領隊出場,霍元甲出於尊重,自然也出場了,接下來的情形據《精武本紀》記載:“日方圖襲元甲,元甲反襲日方……乘勢一推,竟跌日人於天階中,不幸斷其右手(骨折),雖無心傷害,終不免於不悅。

霍元甲獲勝了,但悲劇也由此產生

根據現在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日本人見霍元甲有咳血病症,推薦給他治療咳血的良藥,霍元甲依照藥方吃了兩週後,咳血加重,不治身亡,後來通過化驗得知,藥裡有毒。

2000年,新華社曾發過一篇專電,記錄霍元甲後人開棺驗屍,發現霍元甲遺骨全黑,化驗後確實是中毒。

無論如何,霍元甲在他最鼎盛的年華,在他創辦精武體育會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不幸離世,終年42歲。

他倡導“愛國、修身、正義、助人”、“強國、強民、強身”、“乃文乃武”的精武精神代代不息地傳承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