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快報第八期

AND快報第八期

大數據

根據上一期的快報我們得知,現在新能源汽車項目是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每年都有30餘條新政策的制定來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甚至到今年5月份已經出臺了19餘條,這證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現在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而現在不管是什麼機構的報道,都在大肆宣揚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之大,佔比之高,事實真是如此嗎?

如果說真的有這麼多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經得到使用,那相同的,給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充電樁也應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和充電樁之間的關係。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AND快報第八期

這是由中國汽車網上得到的2014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可以看出每年的銷量幾乎都是以50%以上的增長率上升,按照這個數據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應該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普及。

我國充電樁總量

AND快報第八期

雖然從走勢上似乎跟得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但如果從總量上來看的話充電樁的數量佔銷量比一直都處於大約3:1的境遇,我們來看一下三個數據的整合版。

AND快報第八期

由上面三個圖我們可以看出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一直上漲,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雖然上漲速率非常快,但其總量佔比遠比不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總量,這是否可以得出國內新能源汽車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普及,相信國內真正使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的案例並不多。

行業快訊

從充電樁看出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窘境

2017年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達到了77.7萬輛,在新能源汽車上我們的確彎道超車,已經連續三年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一。在大量生產新能源汽車生產及購買的政策下,車企和用戶似乎正在漸漸接受新能源汽車,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人好像也越來越多,但從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上來看的話,實時可能並非如此。

根據網絡上的報道以及數據分析來看,現有的充電樁如果要服務於全部已銷出的新能源汽車的話是十分有壓力的,按邏輯來說現有的充電樁應該是人滿為患的狀態。即使在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普遍增長的情況下,充電難的狀況有所緩解,但實際上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車樁比大約為3.5:1。那麼現狀真的是充電樁供不應求嗎?實則不然,據統計顯示,現狀我國充電樁的使用率是極低的,充電樁的整體利用率不足15%。

那為何充電樁的利用率會這麼低?

1.充電樁佈局不合理。

如果說要建設充電樁,一般都會立刻想到人群嘈雜的商業區,因為在那的人流和車流都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讓企業盈利,讓市民便利的雙贏決策。但運營商想要在這些區域建設充電樁,需要通過許多環節,比如物業、電力、政府部門等等,每個區域的情況不一樣,設計的部門也有可能不一樣,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卡住,項目就可能會擱置下來,所以許多企業並不是不想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進行建設,而是其花費的成本和時間實在太長,導致其只能建設在非商業區和郊區等建設要求相對簡單的區域。這就是其中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AND快報第八期

2.充電樁管理不規範。

即使把充電樁建在了繁華的商業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利用率依然是十分低下的,其原因就是國家並沒有對於充電地點的停車管制。可以想想看,在車流量大的商業區要找到一個停車位是有多困難,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地點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停車位。到目前為止,國內仍然沒有出臺對這一現象的管理規範。電動汽車資源網從《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白皮書———一二線調研城市篇》瞭解到,在白皮書的編寫調研過程中,平均有39.38%的充電樁被燃油車輛佔位。其中,在深圳對外開放的可正常使用的3697個公共充電樁中,有41.33%的充電樁被燃油車佔位,可謂是個名副其實的頑疾。但其實說白了,根本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車還沒有普及才導致燃油車“有機可乘”

3.充電樁使用標準不統一。

現在市場上知名的充電樁商家共有四家,分別是國家電網、特銳德、普天和萬邦。但是充電樁運營商的規模大小不一,而每一家充電樁運營商之間的使用信息往往不互通,意味著你無法在一個平臺同時共享所有充電樁的信息,這就給新能源汽車車主充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且充電接口標準不一也是充電樁使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瞭解,據瞭解,國內直流快充的新能源車充電接口標準還算統一,但在交流慢充的接口標準上,各個廠家之間的差異是比較大的。

AND快報第八期

目前我國的充電樁設施還在不斷增多,充電基礎建設也排在全球前列,但對於不斷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我們不能做一個充電市場大而不強的國家,要提升充電基礎建設的綜合實力,就一定要解決充電樁的雙向矛盾。

國際資訊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週四同意共同開發電動汽車用電池,主要用於北美市場。

雙方表示,這些公司將基於通用汽車的下一代電池系統進行合作。他們表示,這將允許兩家制造商繼續保持不同的產品,同時為客戶節省成本。

總部位於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公司和東京的本田公司已經開始合作開發零排放燃料電池汽車,並運行在氫燃料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以產生水時所產生的電力。

AND快報第八期

雙方建立了一個合資企業,計劃在2020年生產氫燃料電池系統,包括試圖使燃料電池和氫氣儲存更實惠。其車型也包括電動車。這代表著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環保、智能的自動化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通用汽車執行副總裁馬克羅伊斯表示:“與本田達成的這項新的多年協議進一步證明了通用汽車有能力向有利可圖的電力組合進行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