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失誤?馬自達和斯巴魯敗於未來市場,比亞迪將其踩在腳下!


馬自達和斯巴魯是全球市場上少數幾家不提供電動車型的品牌。但斯巴魯仍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提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但全電動車型仍然是兩家公司的禁忌主題。由於兩家日本公司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在世界市場上相對較小,因此創建和開發電動汽車的成本肯定會增加其預算,這遠非他們不提供電動汽車的唯一原因。

事實上,這個決定背後有一個嚴肅的策略,它由斯巴魯首席執行官湯姆多爾透露:如果我們現在正在市場上推出電動模型,我們將不得不與所有想要進入這個市場的人競爭,我們只是讓我們的對手堆疊市場看看誰將會留下,誰就會被淘汰時,一切都清楚了。

換句話說,在競爭中做更多的工作,讓電技術在全球市場和大公司的範圍內儘可能地變得越來越多,斯巴魯只會參與到遊戲當中。這個決定有邏輯,因為它會為公司節省很多錢。由此可見斯巴魯整體公司策略決定在最後的角逐上,讓其他企業去血拼,而自己做最後一搏,但風險同樣也是存在的。


根據馬自達未經證實的消息,該公司計劃在至少2年後推出首款全電動車型。但不要忘記,馬自達現在專注於推出Sky Active X技術,該技術結合了汽油和柴油發動機最高效的解決方案,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馬自達中心並不在電動汽車,但全球禁油消息的傳出,也是對馬自達當頭喝棒。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擁有差不多17%的斯巴魯,而斯巴魯將使用的混合動力技術則來自豐田。這種合作關係將有助於斯巴魯獲得大量資金,並將允許日本公司進入高速電動車戰,儘管在後期階段。而斯巴魯更喜歡最後進入市場,前期保證品牌口碑,而不是首先開始並破壞品牌的形象和聲譽

總體上來說,無論兩個汽車品牌廠商如何決策,但就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晚出手就相當於少了先機,而商場如戰場,少了先機在讓對手成長起來,如果不做鋪墊將會死的很慘了,因為對手已經佔領了市場與用戶比如國產汽車比亞迪,相信在未來如果他們不出手研發,將會被永遠踩在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