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康熙的皇后,也是对付鳌拜的政治工具,难产而死儿子两次被废

康熙我们都不陌生,少年天子,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就能智擒权臣鳌拜,完全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朝廷大权。然而,除鳌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为了除掉鳌拜,康熙与孝庄太后都做了不少的准备。

康熙之父顺治帝临终前委任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居于首位的大臣索尼,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晚年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尽量避免权力冲突。而鳌拜,晚年依旧气焰颇盛,仗着自己的赫赫军功,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

她是康熙的皇后,也是对付鳌拜的政治工具,难产而死儿子两次被废

孝庄太皇太后也替自己的孙子康熙忧心,深知鳌拜是康熙的心头大患,于是决定拉拢赫舍里·索尼一族,遏制鳌拜。

自古最有效的政治联盟就是结为姻亲,孝庄于是打算为12岁的康熙选妻,并把目标定为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之妻,一国之母,这个位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坐上的,鳌拜也有一女儿,也想让自己的女儿坐上这皇后之位,但孝庄与康熙都不傻,一旦让鳌拜之女坐上这后位,鳌拜一族的权势随时可能倾覆爱新觉罗的天下。

于是,孝庄顶着巨大的压力,硬是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扶上了后位。鳌拜当然不会轻易罢休,多次上奏诋毁赫舍里氏,称她为满洲下人之女,不堪皇后之位,另外也将索尼一家狠狠地嘲讽了一番,但赫舍里氏还是在孝庄的支持下嫁给了康熙。

她是康熙的皇后,也是对付鳌拜的政治工具,难产而死儿子两次被废

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与赫舍里氏举行了婚礼,两人都只有12来岁,似乎还不懂何为情爱,但赫舍里氏的嫁入,却为康熙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有了索尼家族的帮助,康熙才开始慢慢亲政,并对抗鳌拜。

康熙八年(1669年),16岁的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下一子承祜,但不幸早夭。康熙十三年(1674年),皇后再次怀上龙子,这一次她生下皇子胤礽,但自己却因难产去世。

赫舍里皇后去世后,康熙十分悲痛,但爱屋及乌,不久就将胤礽册立为皇太子。但太子胤礽为人暴戾不孝,被康熙废弃太子之位;后来皇储之争愈发激烈,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但胤礽竟策划逼康熙退位,被再次废黜,至此失去了皇储的资格。

她是康熙的皇后,也是对付鳌拜的政治工具,难产而死儿子两次被废

赫舍里皇后,作为康熙的第一任皇后,陪伴年少的康熙十载,一生默默无闻,起初只是康熙对付鳌拜的政治工具,但两人也因此打下感情基础,但无奈皇后21岁就去世,至此与康熙阴阳相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