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至今回想起山靈M1剛發佈時自己受到的衝擊,內心仍能泛起一點點激動的漣漪:小巧的體積、精緻的雙面玻璃外觀、多彩的顏色以及雙向藍牙功能,可以說是近幾年國產便攜音樂播放器產品中第一款令我感到活力十足人性體貼的型號,卻更令我意想不到地出自於山靈這個資歷最老的品牌。正是M1這款產品,讓我對山靈的看法由欣賞其音色深入到認同其價值、看好其潛力。而對很多山靈用戶來說,也正是M1讓他們知曉、瞭解山靈品牌。無論對用戶還是山靈自身來說,M1都是一款意義重大、無可取代的型號。不過作為山靈新設計語言與功能的首次集中嘗試,M1必然距離完美甚遠。而這篇文章的主角M0,其使命正是對M1的全面進化。

外觀設計&功能交互點評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M0的外包裝設計充滿了青春氣息,五色機器照片表明這一次山靈直接提供了紅、藍、紫、鈦、黑五種顏色供消費者選擇,而不是收集較多用戶呼聲後再推出諸如紫色與紅色這樣大膽的配色,產品的時尚定位與品牌自信可見一斑。包裝正面右下角摞了一堆標識,除了常見的Hi-Res小金標外還包括aptX與LDAC,也就是說M0支持目前幾乎所有的高質量藍牙傳輸協議。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不得不說M0的紅色款調得算比較漂亮了,同印象裡的紅色IPHONE較為接近且更亮一點。顯示屏顏色與面板融合得較好,正面看去一體感挺強,不會有一大塊灰屏的尷尬效果,並且有疏油層。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M0的造型基本繼承了自M1到M3S發展完善而來的設計語言,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兩側曲面空前地向中線大幅延伸,而邊角反而改為清晰的稜線,照顧手感的同時設計感還有所提升。可能是出於控制厚度的考慮,M0取消了雙面玻璃,以細膩的金屬感替代玻璃背板的M0背面觀感依然漂亮精緻。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對於看慣了SP1000那顆精雕旋鈕的我來說,M0的旋鈕並沒給我什麼特別的感覺,儘管老陳向我描述時充滿了自豪感……好吧,客觀地看這顆旋鈕的做工外觀對於598元的機器來說的確相當出色。不過我最在乎的是山靈這一次把段落感做得很棒,清晰不發脆,鬆緊得當,而且旋鈕物理上的一格與屏幕顯示的一格是完全對應的,不會出現跳音量的情況——如此正常、順其自然、理所應當的細節,多數廠家卻做不到。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TF卡槽對沒有自帶存儲空間的M0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最大可拓展容量達到512G。M0的塑料卡槽蓋加了一層密封圈,擁有一定的防水防塵效果。不同材質必然存在一定的色差,這個卡槽蓋是我對於M0外觀唯一的不滿之處,但在低廉的售價之下這也是僅有的、可以原諒的選擇。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早在M1時山靈就開始使用TYPE-C接口,M0也不例外,略顯可惜的是並非USB3.0。一個3.5mm單端耳機接口,沒有2.5mm平衡口沒有LO沒有同軸沒有光纖沒有……598的機器要那麼多么蛾子幹嘛。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加上皮套的M0正面投影僅比42mm的Apple Watch大一小圈,相比已經憑藉小巧的優勢在入門市場殺伐四方的M1還要小一個級別,非常迷你。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雖然240*240的分辨率並不高,但在1.5寸的屏幕內顯示效果並不粗糙,顯示專輯封面完全夠用,最大亮度和色彩都還可以,配合山靈一向高水準的UI美工,觀感很舒服。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M0內置了多套主題供用戶選擇,每種顏色的機型都有對應的顏色相近的主題——唯獨多出來一個粉色的主題,是不是意味著官方有推出櫻花粉色款M0的打算呢?以M0的定位而言,我覺得這個非常可以有。

作為山靈的第一款觸屏播放器,M0的交互方式與前輩們有著很大的不同。旋鈕功能由音量調節+按壓確定改為音量調節+按壓開關機/鎖屏,所以難免會聽到這樣的聲音:M0的旋鈕借鑑SP1000的設計。老粉絲們都知道我個人對抄襲是深惡痛絕的,但公道地說,早在SP1000發佈之前山靈就在M2S上採用了可按壓滾輪的設計,而可觸控的M0上不再需要物理確定鍵,取消電源鍵整合在滾輪內是最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且M0的滾輪可以設置連按上/下曲或播放/暫停——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友商致敬XX的外觀,我們致敬XX的靈魂"。

不同於動輒屏幕四五寸的其它觸屏播放器,M0本已十分侷促的屏幕面積是沒辦法在底部或者其它位置安放返回鍵的——做大了太佔地方,做小了不好點交互效率低。在M0上,返回操作依靠從左向右滑動的手勢完成,目前這一版測試固件能明顯感到手勢操作的成功率和響應速度比之前有所改善,全局滑動也很流暢,唯一的問題是橫向滑動中會出現畫面撕裂的狀況,雖然對於交互效率沒有妨礙但對重度強迫症患者無疑是一種折磨,我特地就這一點問過老陳,得知是軟件原因尚在優化中。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同M1、M2S、M3S一樣,M0支持雙向藍牙,即既可以連接藍牙耳機又可以連接手機作為藍牙解碼耳放使用,aptX僅支持連接耳機,雙向LDAC即將推出,目前連接手機僅可用SBC。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跟隨蘋果堵上了3.5mm耳機接口,移動藍牙音頻產品在過去的一兩年裡的井噴式發展與用戶對音質需求間的矛盾催化了各廠家對藍牙解碼耳放乃至雙向藍牙技術的重視,而山靈正是最早投身其中的品牌之一,到M0這一代已經相當成熟。

M0官稱續航15小時,實測用E3000高增益60音量可以響11個小時,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換作一般耳塞可以輕易地達到官稱續航時間。至於深度待機30天這個沒法測試,實際使用中開啟深度待機後隔兩三天喚醒一下掉電少於一格。

音質

假如這篇文章在此處結束,我也已經有足夠的論據證明M0是一款優秀的產品:598元的價格裡做到這樣小巧的體積漂亮的外觀人性化的交互與優秀的續航接下來只要它夠響那就無疑會大賣。但事實上,就在你剛上手就覺得值回票價的時候,M0仍未展示山靈為你準備的最大驚喜。

「蛻變」山靈便攜音樂播放器M0評測

山靈的官方文案對於M0的音質著墨並不算多,重點強調了推力達到M1的兩倍。既然你們吹推力我就抱著得罪一下的心態用以難推出名和靠大力出奇跡橫掃入門價位的E3000測試M0的音質水平。

真好聽.gif。

E3000在高增益的M0上音色是中性平衡的,並不像部分推力不足的播放器或手機上那樣完全淪為重低音耳機,低頻不會過於搶鏡中頻密度良好高頻泛音竟然還蠻充沛,與E3000的本底音色特點很接近。

拋開耳機談M0自身的聲音,你可以想象一下M2S的素質揉進M3S的音色,M0大概就是這樣的聲音:中性平衡,通透感與寬鬆感拿捏得不偏不倚,既不像M2S那樣強調素質感卻無法被有限的真實素質駕馭,又沒有過度地流行化調校,稍稍地突出一點中頻密度強化樂感,不僅入門價位的流行基本盤做得很好,不錯的泛音完整度意味著M0對吉他、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表現力也不差。缺點當然是有的,畢竟598的東西,動態較弱,對交響樂、金屬樂以及起伏感強的影視遊戲原聲力不從心。耳機搭配方面,受益於較為平衡的音色和不錯的推力,M0對相近價位耳機的音色和易驅動性包容度都比較高,基本不會出現惡聲——除非耳機本身就難聽,這在千元內倒是挺常見的。

原本我對M0的音質期待是能達到S8+的水平就足夠滿意(在眾手機品牌紛紛取消耳機接口手機音質平均水平斷崖式下跌的今天S8+的耳機口音質已經稱得上業界翹楚了),M0的實際表現較多地超出了我的預期,即便雙向LDAC尚未開放、僅以SBC連接至手機,相對於S8+自身的耳機口,M0仍有著較為明顯的推力與密度優勢。

我們再總結一下要點:M0在遠小於M1的體積內、採用觸屏操作、15小時續航這些前提下,做到了與M2S接近的素質和更加健康中正的音色。

評分環節

十分制,這十分包括:

音質表現(聲音素質,調音水準,驅動力,搭配性)5分

外觀工藝(外觀設計,材質,工藝水平,配件做工)2分

交互體驗(流暢度,功能性,格式支持,續航,發熱量)3分

音質表現:4.5分

這個價位能買到音質比M0更好的播放器嗎?可以,但基本是一些二手上古神器了。更別說M0在多麼嚴苛的體積與續航限制下做到了如今的音質水平,不僅可以勝任運動MP3和藍牙解碼耳放的定位,搭配一條音色不錯的入門塞作為發燒友備機也是合格的。

外觀工藝:2分

山靈的做工在國產播放器中幾乎始終位列第一梯隊,即便售價僅598的M0造型設計配色做工仍相當走心,皮套質感也不錯。

交互體驗:2.5分

M0的流暢度、功能性、交互的人性化程度在我看來是令人滿意的,失分項包括暫未加入雙向LDAC、沒有自帶存儲空間(默唸三遍598)、USB接口不支持3.0(繼續默唸598)以及受屏幕寬度限制導致的單行顯示字符數量過少一定程度上給選歌帶來了不便(建議增加滾動顯示)。

總分:9分

產品型號比M1小的M0實際上是對M1的全面進化升級,也許是為了突出可以觸摸操作所以命名為"MO",不然的話興許叫M1S/M1PRO/M1LITE更合適。早在M1剛面市時我對M1的主要意見就是希望體積能再小一點跟手錶接近&觸屏操作改善交互體驗,這些期待如今都已經在M0上兌現,還額外給出了超乎預料的音質與更低廉的價格。

598的小東西一不留神寫了這麼多字同樣是我沒有預想到的。寫這樣一款"沸點"密集的產品頗令我誠惶誠恐:既言猶未盡又擔心有過譽的嫌疑;對於一款定位並非面向發燒友的產品我的看法實在沒有太大的分量;這麼便宜的東西生怕入不了發燒友們的法眼。能確認的事則有一件:M0這篇評測寫起來暢快舒心,國產便攜播放器品牌能做出這樣優秀的消費級產品實在是值得高興的一樁美事。

最後推薦一下M0+E3000這套入門組合,素質不錯音色健康,適合剛入門的新人或者需要備機的玩家。

2018.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