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細算國地稅合併成本帳

財務人員細算國地稅合併成本賬

繼省局稅務機構之後,7 月 5 日,江蘇 15 個市級新稅務機構(13 個設區市及蘇州工業園區、張家港保稅區)也統一掛牌,全省原各市國稅局、地稅局也正式合併成了 " 一家人 "。

財務人員細算國地稅合併成本賬

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副局長王學東和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委秘書長楊學鵬共同為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稅務局揭牌。

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生產、銷售與新能源技術的開發。作為行業內領軍企業財務負責人,財務總監吳迪早就注意到省級稅務機關掛牌的新聞,如今,市級稅務機關掛牌更讓他未來充滿信心。國地稅合併後,究竟對企業來說帶來哪些利好?作為一個專業財務人員,來看看吳迪的成本收益分析。

辦稅無需兩頭跑,一年可省下 1 個月時間

在吳迪看來,國地稅合併帶來的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財務人員再也不用在國稅與地稅兩個辦公地點來回奔波了。

以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管理在國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稅種歸地稅管理,企業規模大,涉稅事項較多,基本上每個月都要跑幾次國地稅,有時候事情可能十分鐘就辦好了,可是企業往返稅務機關的路途時間與排隊叫號的等待時間卻要花費幾個小時。" 以每個月多跑 3 次,每次 4 個小時的時間成本來計算,國地稅合併之後,就此一項每年就將省下 144 個小時,也就是 18 個工作日的時間,一個月平均也就才 22 個工作日,我們這就將近省下一個財務人員一個月的時間成本啊!"

一廳通辦效率高,更多人力能投入研發

" 由於國地稅的徵管系統與徵管流程不同,以前很多涉稅事項都要在國地稅兩家分別辦理。就拿每個企業都要辦理的企稅銀三方協議來說吧,這個事項再簡單不過了,就是將企業的存款賬戶和賬號錄入到稅務系統中,從而可以通過該賬戶完成稅款的繳納,然而如此簡單地一件事情卻需要企業在國稅與地稅的辦稅服務廳分別填寫表格提供相關資料進行錄入。" 說到這裡,吳迪的眉頭微蹙,的確,在國地稅合併之前,需要在兩家辦稅服務廳分別辦理的事項還真是不少,如稅務登記變更、納稅申報、稅收優惠備案等等,為此吳迪不得不在財務部中專門指定兩個人分別對口國稅與地稅的涉稅業務。

" 國地稅合併後,所有涉稅業務一廳通辦,同一資料只需報送一次,釋放出的人力成本可以投入到研發部門,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是企業的生命線,好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吳迪的雙眉慢慢舒展開來。

徵管口徑更統一,交易成本大大減少了

對於吳迪來講,國地稅合併最大的利好就是徵管口徑的一致性,執法尺度的統一性。以前國地稅機構分設,企業要接受兩家的稅收管理,承接雙方的稅務檢查、納稅評估等事項,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 就拿剛剛結束的企業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來說,我們是在國稅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是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同樣受到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費的影響,如果地稅對其管理的稅種的應納稅額進行調整的話,我們就必須同時去國稅調整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同樣,在業務諮詢、新政培訓等方面,以前需要在兩個部門間分別解答或者辦理的事項,現在都可以一次性解決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不僅僅體現在成本數字的變化上,還體現在對政策的理解力增強帶來的稅法遵從度的提升與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用足用好。"

吳迪表示,國地稅合併讓企業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是真真正正落實放管服的有效舉措,是對稅收營商環境的極大優化,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稅收紅利將進一步得到釋放,由此產生的政策溢價將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我的發票】為大家送福利啦——

財務人員細算國地稅合併成本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