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花样滑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花样滑

一个预料中的严厉惩罚终于来到:北京时间6月20日,国际滑联在其官网宣布,由于在平昌冬奥会时打分存在倾向性问题,中国的两位花样滑冰国际级裁判陈伟光和黄峰被禁赛——禁止陈伟光单双人国际滑联裁判资格两年,冰舞国际裁判资格两年,同时不允许陈伟光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裁判工作;禁止黄峰单双人、冰舞国际滑联裁判资格一年,单双人国际裁判资格一年。

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个别裁判选手处于爱国心吹出的爱国哨,在平昌冬奥会这个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发挥而已,并不具有普世价值甚至代表性。但如果联系到最近的种种事件,你就会细思恐极,而预感到极大的阴谋论在其中。

比如最近,中国滑冰协会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决定不在国内举办2018-2019赛季的国际滑冰联合会赛事。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作此决定是出于备战北京冬奥会总体布局和相关比赛场馆需要改造等方面的考虑,中国滑冰协会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四年冬奥会备战周期总体布局,希望在未来呈现更精彩的赛事。

国际滑联官网日前显示,2018-2019赛季原定在中国举行的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国际滑联赛事状态为“待定”。中国滑冰协会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今年中国将不承办包括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短道速滑世界杯分站赛在内的5项国际滑联的赛事。

至于此举是否得到了国际滑联的理解和支持,该负责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但在冬奥会前这么一个重要的国家取消全年的国际比赛,此举无疑给国际滑联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内部人士分析,这次取消与反击,只是双方教练的开始,真正的决战还远未到来。

在冬奥会进入到“北京时间”之后,中国的花样滑冰在主席申雪、总教练赵宏博的带领下,可谓大手笔频出——先是将女子单人滑李香凝改成双人滑,后是进行了创意十足的跨界海选苗子。不能不说,这些都是比较大胆的想法。尤其是庞大的与狼共舞计划,尽管花费庞大,但对于年轻队员的成长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做法上,却也有逐步走向封闭的迹象:先是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取消了在中国的花样滑冰国际比赛,包括进行了很多年的中国杯比赛,而每年的短道世界杯,也是中国队潜心备战的重要武器;后是两位裁判被驱逐,在依靠打分项目中,中国两位重要裁判被禁止在2022,代表了中国和世界的正式决裂的开始。

作为一项国际化运动,在家门口举行奥运会,拿金牌并不应该是最主要的运动。作为纯洁的奥运会,除了为冰雪贡献更多的人口,还需要在冰雪文化方面、在冰雪国际交流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在金牌的大棒下面,中国队对未来的发展趋向却存在着和世界脱节的危险,尤其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而封闭和国际的通道,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用国际语言进行沟通(也有小道消息说,是总局认为中国队没有拿好成绩和国际滑联有关),导致双方的越来越大,并最终导致破裂。

这个曾给中国人带来无数辉煌和记忆的中国王朝,陷入到了日益尴尬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