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苦瓜才能實現高產?

微塵微視界


大棚苦瓜種植栽培高產技術,苦瓜營養豐富、保健作用強,越來越受消費者喜愛,市場需求量大。江西省永豐縣早春苦瓜大多由外地供應,長途調運造成營養消耗大、流通成本高。為了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和延長苦瓜的供應期,近幾年,該縣利用早春大棚栽培苦瓜,可使苦瓜提早20~30天上市,搶佔夏秋淡季市場。通過提高前期產量、人工授粉等措施,苦瓜種植效益成倍增長,畝產量可達5000千克以上,產值超過1.6萬元。以下將這一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介紹。

1.季節安排

播種期可兼顧茬口、上市期、大棚溫度等因素確定,一般播種適期為2月份,採用營養缽三膜覆蓋育苗,5月份開始採收,下市期可根據市場行情、下茬安排、苦瓜長勢等靈活掌握。

2.品種選擇

選抗寒耐熱、優質高產、適應市場需求的早熟品種,如吉安白苦瓜、贛優1號等。每畝大田用種量為300~700克。

3.苗床準備

苗床選在前茬為非瓜類蔬菜、光照條件好的大棚內,將地深翻細耙,整成寬130釐米、高15釐米的苗床,每10米苗床施1.5千克生石灰消毒。

4.催芽播種

①浸種催芽。苦瓜種子種皮厚而堅硬,須浸種催芽。種子先用清水洗乾淨,再用50~60℃熱水浸泡15分鐘,並不斷攪拌至不燙手,然後換常溫清水繼續浸12~24小時,每天換水1次。浸好後用溼潤紗布包好,放在30~35℃環境下催芽,每天用溫度相同的水洗去種子表面黏液,待70%以上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②配製營養土。選3年未種過瓜類蔬菜的肥沃表層土6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份、草木灰1份,混合均勻後過篩,每立方米營養土加磷酸二銨1千克、硫酸鉀1千克、多菌靈0.5千克,充分混合後加少量水,溼度以手握成團、鬆手即散為宜,蓋膜悶2天。

③營養缽播種。選直徑8~10釐米的營養缽裝滿營養土,緊密排列到育苗床上,缽間空隙及四周用土填實。用小棍子在營養缽中間插1~2釐米深的小坑,將1粒催好芽的種子芽眼朝下放在坑中,蓋上2釐米厚溼潤細土,播後及時覆蓋地膜,並蓋好小拱棚、大棚保溫。

5.培育壯苗

①水肥管理。當50%種子頂土出苗時應及時掀去地膜,並灑些水,保持缽土溼潤;出苗後少澆水,保持缽土乾爽;缽表土開始發白時,結合施肥澆施濃度1%稀薄人尿水。

②噴赤黴素。赤黴素對苦瓜有顯著的促雌、增產作用,在幼苗1~3葉期,葉面噴施2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溶液,可降低雌花節位,提高雌花比例、坐瓜率、單瓜重,早期產量可增加20%以上。赤黴素施用濃度須嚴格按照說明使用。

③保溫降溼。苗期前期保溫防凍是關鍵,白天適當通風,晚上蓋好大小棚膜,白天溫度控制在15~25℃,夜間在12~15℃,夜間溫度低於12℃時可採取加蓋草簾、小拱棚蓋雙層膜等保溫措施。遇長時間低溫陰雨天氣導致棚內溼度過大時,可擇時通風換氣、撒草木灰降溼。定植前7天撤去小拱棚膜,並延長大棚通風時間煉苗。苗齡35~40天,有4~5片真葉時定植。

6.大棚定植

①選棚消毒。苦瓜忌連作,也不宜與辣椒等茄果類作物輪作,前作最好為蔥、蒜等作物。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清理棚內枯枝落葉,每畝施入3千克多菌靈,蓋好大棚頂膜與裙膜密閉進行消毒。

②施肥整地。苦瓜枝葉茂盛、結果多需肥量大,基肥要施足,每畝需施充分腐熟優質有機肥5000千克、生石灰(改良土壤)75千克、過磷酸鈣75千克、硫酸鉀50千克,其中有機肥、生石灰整地前均勻撒施,深翻30釐米,耙碎耙平。按畦寬80釐米、高25釐米,溝寬30釐米做畦,在畦中間開15釐米深施肥溝,將化肥施入溝中,再覆土平溝,蓋地膜提溫。

③適時定植。幼苗定植前一天澆水,以便取苗時土坨不鬆散。每畦栽雙行,株距45釐米,用小鏟劃破地膜挖定植孔,去除營養缽時儘量使苗坨完整,將苗坨塞入定植孔後用細土將孔封嚴,澆壓根水,並扣嚴棚膜。每畝定植2000~2500株。

7.定植後管理

①水肥管理。苗期視土壤墒情澆水,以土壤不幹為原則;進入旺盛生長期每7~10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溼潤。施肥掌握前輕後重,每畝苗期澆施10%稀糞水600千克,始花期、結瓜初期各施三元複合肥10千克,結瓜盛期隔7~10天噴施1%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50千克。

②溫光管理。前期以保溫為主,中後期逐漸以降溫為主。白天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溫度在15~20℃,當白天溫度達到30℃時要及時放風、棚溫降至25℃時停止通風,夜間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可晝夜通風,6月份適時撤除大棚裙膜。開花結果期較強光照可提高坐瓜率,可採取清掃棚膜灰塵、張掛反光幕等措提高透光率。

③吊蔓整枝。抽蔓後支“人”字形架,及時扶蔓上架。苦瓜以主蔓結瓜為主,基部60釐米以下的側芽和側枝要全部剪去,集中養分使主蔓粗壯、葉片肥大,中上部保留有雌花強壯側枝2~3個以提高產量,及時人工引蔓,使枝葉均勻分佈。中後期隨時摘除病葉、老黃葉以利通風透光。

④人工授粉。早春大棚栽培苦瓜風少、昆蟲少,需人工授粉提高坐瓜率。可於花期上午9時前後,摘取新開的雄花蕊塗在雌花柱頭上,1朵雄花可塗2~3朵雌花。

⑤防病治蟲。病蟲害防治以輪作、清潔田園等預防措施為主,藥劑防治以交替用藥為好。苦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等,枯萎病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噴灑,隔7天噴1次,連續或交替噴2~3次;疫病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72%霜黴威600倍液噴灑,隔7天噴1次,連續或交替噴2~3次。蟲害主要有白粉蝨、蚜蟲等,白粉蝨用1.8%阿菌素2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續或交替噴2~3次;蚜蟲噴70%吡蟲啉7000倍液防治,連噴2~3次。

8.採摘

苦瓜採收過早影響產量,過遲品質降低、商品性差,當果實充分膨大、條狀瘤突起飽滿、果皮光亮、花冠枯萎時即為採收適期,頭兩批瓜可適當早採,以促進多結瓜,提高前期產量,以後採收中等成熟瓜,一般每2~3天採收1次。

原文轉自:悅戈農資網,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網站查詢


悅戈農資


種植苦瓜高產技術有哪些?

苦瓜,味道肯定是很苦的,很多人受不了這個味道。愛吃的人會很喜歡,不愛吃的人會敬而遠之。其實,經常食用苦瓜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比如清熱解毒、降血糖、養血滋肝等等。正因為如此,苦瓜才有市場,才有人種植。那麼,在種植苦瓜的時候,如何實現高產呢?



苦瓜再生栽培技術

通常情況下,苦瓜的畝產量為4000~5000斤,使用再生栽培技術,可促使苦瓜增產到8000~9000斤,增產翻倍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在苦瓜收穫之後的中後期,將苦瓜的主杆剪掉,只剩下大約40~50CM的茬。然後,立即給苦瓜澆水施肥,苦瓜茬便會從接近根部的地方長出新苗來,新苗照樣可以開花結果,一個月即可收穫,產量比原來的還高。



盛果期追肥

在苦瓜進入盛果期的時候,選擇一個晴天,在苦瓜植株80CM的地方,以每畝10kg尿素、10kg過磷酸鈣、5kg硫酸鉀的標準,隨水追施。10天追施一次。另外,還可以從葉面入手,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以提高苦瓜的品質和產量。



有關於苦瓜種植高產技術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


終歸農村


苦瓜是我本人特別喜歡吃的菜,有人說它很苦不喜歡,我不 那麼認為,它的苦是在第一口,只要你經得住這第一口,後面你就不會覺得它苦了。苦瓜的好處不用多說,要想提高苦瓜的產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溫

苦瓜最適宜的開花結果的溫度為14-25度,在這個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越是對苦瓜的生長有好處,結果越早,產量越高。

二、光

苦瓜喜光不喜陰,在苦瓜開花結果期間,有較強的光照,可以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充分吸收有機養分,提高座果率,直接提高產量。

三、水分與土壤

水分與土壤需要共同保持相對適宜的溼度,但是它又怕長期的雨水和水澇。因此,想要提高產量,要注意保持溼度,也要防潮防澇。

四、肥

苦瓜對營養要求特別高,多施有機肥,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特別是在開花結果期,可以追加氮磷肥。

五、整枝拉蔓。在苦瓜生長抽出絲的時候,要插人字籬棚架引蔓上架,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進行,防折蔓。主蔓的果實以後,便要側枝結瓜。因此,引蔓上架後,應將主蔓莖部40-50釐米以下的側枝摘除,並將上部細弱側蔓摘除,使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提高坐果率。


吳一道


種植苦瓜高產技術有哪些?

高產關鍵—品種

苦瓜要高產品種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老家也有人種苦瓜的,根據他們的實踐經驗,推薦你種白玉苦瓜、或者碧秀苦瓜,這兩種苦瓜產量都非常的高的。本地普通的苦瓜種好了也就4、5千斤左右了,白玉和碧秀這2個品種的話畝產都可以達到1萬斤以上。

高產關鍵—嫁接

嫁接可以提高產量的,苦瓜是可以嫁接在南瓜苗上的,南瓜苗抗病性強,根系是非常發達的,可以讓苦瓜得到更多的養分促進苦瓜高產,包括西瓜都是可以嫁接在南瓜苗上的,不過這個嫁接是要有點技術才能保證成活率的,需要自己實踐一下。

高產關鍵—人工授粉

不進行人工授粉的話座果率不會高的,如果還是大棚種植苦瓜的話不授粉座果率會更低的。不過授粉也簡單可以用毛筆或者直接用雄花在雌花上塗抹就行了,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過度損傷的花蕊了。

這幾個就是苦瓜高產最重要的點了,除此之外施肥和田間管理、整枝也是很重要的,整體上把握好這幾點苦瓜就很容易實現高產了。

新農大視野&跑農套原創答題,如果覺得有道理歡迎點贊評論,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