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又到了

走进山西老字号”活动时间了

今天我们要

为大家介绍的是

平遥牛肉!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平遥古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2700多年的历史,300多处古迹,

注定背负着太多的往事。

曾经的“汇通天下“日升票房被誉为

“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

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千年文化,岁月今朝,

平遥古城还是原来的模样,

散发着历史与文化的浓厚味道!

平遥牛肉在这座古城中“发芽,结果”

融入了这座城市。

不仅是普普通通的食品,

也是昔日晋商行行走域内域外的乡情寄托,

是表里山河自重一方的厚重;

更是这座古城的特色,文化,历史,

已经成为了平遥古城一个鲜明的符号象征。

在现代社会环境的诠释下,

已升华为一种品位、一种文化、一种享受。

对于奔走他乡的游子来说,一道熟悉的家乡菜就是浓浓的故乡情!一个特产美食,浓缩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

平遥古城是中国牛肉之乡,平遥牛肉是产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的全国名品产品。

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民国初年,西郭村韩来宝在县城南门外开设隆盛旺牛肉店;韩照林在城内西大街开设牛肉加工作坊,之后,牛肉店铺、作坊逐年增多。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平遥牛肉博物馆中还原了老作坊“兴盛雷”)

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

依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采用考究的选料方法和独特的腌、卤、炖、焖制作工艺,所产牛肉,不添加任何色素但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经国家肉类食品质检中心检测,平遥牛肉钙、铁、锌含量分别比一般牛肉高127%、59%、32%,维生素均比一般牛肉高。

平遥牛肉

文化与乡情的寄托

冠云平遥牛肉这一美味食品历史悠久,

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五个字:相,屠,腌,卤,修五大工艺流程。平遥牛肉与其它各地酱牛肉的不同在于,原料选用自主养殖基地,屠宰基地,且经排酸后的生牛肉;一般加工酱牛肉不愿用老牛,而平遥酱牛肉却是牛越老,做出来的酱牛肉越香,保存的时间越长。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清慈禧太后途径平遥享用时“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食之后誉为皇宫贡品。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平遥牛肉博物馆中还原了慈禧太后品尝牛肉的场景)

平遥冠云牛肉

千万人的选择

>>>>源

绿色生态育肥牛养示范区,保证每一件产品都具有可追溯性。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产

肥牛养示国际标准化无菌安全生产车间。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材

肉分优劣,佐以秘方“金井”之水,“玉池之盐”腌与陶置于窖,深“十丈八尺”,时十日。

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品不尽,戒不掉!

牛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一种食物。牛肉肉质非常有嚼劲,并被称为“肉中骄子”。平遥牛肉,更是较完整的保留了牛肉的自身的营养。成为牛肉行业的佼佼者,不论在口感,质量,还是服务上,都给予最安全的保障,买的顺心,吃的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