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我的父母親出生在50年代初的小山村,秉承著多子多福的老觀念,他們一結婚就開始不停的生小孩,直到被政策叫停,但也有四個之眾了。

在養二胎都大呼養不起的今天,我的父母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居然一連養了四個孩子,箇中的艱難困苦不言而喻,最終我們也走過來了,沒有缺胳膊少腿,也沒有臉黃肌瘦。我們兄弟姐妹四個學歷不高也不能怪他們沒錢送,而是那個年代考大學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很不幸,四個都是被擠下了。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我們長大後,各方面都平凡到不值一提,在一個半死不活的國企裡上班,省吃儉用地過著各自平凡的生活,對父母確實沒有太多經濟上的援助,但日常的互動我們還是周到的,久不久買些小禮物哄父母開心一下,生日買上個大蛋糕說上一堆好話。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因為父親後來考取了學歷,在八十年代末我們就跳出了農村,我的父母都有退休金,雖然不多,但是過著平常日子是綽綽有餘的,醫療也有保障,無須依靠子女生活。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我的媽媽並沒有明言要求我們給她什麼,甚至很多時候她也願意體諒我們。但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掙了大錢,給父母買大房子還出國旅行。

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給自己的都是一雙棉拖啦,一件衣裳啦,她心裡就有點不平衡了,同樣是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怎麼別人得到的回報率就那麼高?自己就那麼低呢?於是,“生養你們幾個一點好處都沒撈到,白養你們”,這樣的話就常掛在嘴邊。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我們都還算是乖孩子,一開始我們總是好言相勸,並深深表示歉意。

但是這反而助長的媽媽內心深處的失衡,更加心不平氣不順,常常跟她的姐妹說,啥多子多福啊,多子多累是真,早知道養那麼多也還是得靠自己,我還不如只養一個,白白辛苦那麼多。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有一天,因為生活的一點小摩擦,她又對小弟開啟無休止的抱怨模式,連帶把我們幾個也大罵了一通。

老實的妹妹正準備安撫母親,我用眼神阻止了她,並且很氣憤的跟母親理論。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我說,老說白養了我們四個,是我們求著你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嗎?你說受了很多苦,那我們四個孩子分吃一個玉米棒子,大冬天的還赤著腳丫子就不苦嗎? 沒有一個你想要的回報就怨氣沖天,那麼你生養我們就是為了得到金山銀山的回報嗎?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那你就別再說做母親有多偉大。投資有風險,你的投資血本無歸,我們投胎的風險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啊,我是不是也可以怪你們不是富一代?一把年紀了三天兩頭找不痛快,整到最後,個個都怕來看你,那到時才是真正的血本無歸。

母親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當時就氣哭了。妹妹安撫了她一下,並假裝責罵了我幾句,給她一個臺階下。

跟母親大吵一架之後,她終於心平氣順了

此後,母親對我們的抱怨日漸減少,並最終心平氣順,她終於明白多子是她的選擇,多福是她運氣,而不是綁在孩子身上的債,能成為一家子是緣分,有今生沒來世的,大家快樂才是生活主旨。

心中的結被解開了,整個人也發自內心的開朗快樂起來。有時候,如果春風不能化雨,那麼當頭棒喝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情感本文由遇見婊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