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点击标题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红河,仿佛一条巨龙,在东南方向的大夹谷里四季奔流不息;红河岸边,居住着傣家人。在傣族村寨,不论大小,不论贫富,村村有小曼木。每年五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傣家人小曼木上市的高峰期,许多消费者驾车到红河岸边的傣族村寨摘曼木。

在曼木林里,游客们可以大胆吃,那个熟、那个俏,就摘那个。吃饱了,玩够了,你买一箱,我买两箱,放进轿车的后备箱,一家人高高兴兴拉着曼木回家。

曼,是当地傣家对芒果的称谓,城里的汉人管曼木叫小芒果。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网络图片)

芒果品种多,仅红河沿岸的傣族村寨,就生长着30多个品种。而这里说的曼木是当傣族群众一代又一代种植了上千年的本土品种。曼木与芒果的区别是,芒果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外地引进红河种植的,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数量与规模要比当地曼木多。

其次,曼木与芒果的区别,还有形状、颜色、大小的差别,曼木形如猪腰子,果皮呈绿色,成熟时也是绿中透黄,大小比较均匀,一般每个曼木重130克。而芒果则大小不一,重的达1000克左右,小的如拇指,只有二三十克的重量。品种较为普遍、味道较欢迎的是三年芒果(即种植三年就挂果),重量也在200克以上。

而且,芒果的颜色大都是金黄色,也有胭脂红和紫红色的。总之,芒果的颜色,以黄、红、紫三种颜色居多,不像曼木,都是绿色的。三是果核,曼木果核大,其重量约占整个果实的三分之二,而芒果恰恰相反,果肉厚实,果核较小。

第四是味道上的区别,曼木果肉香甜爽口、润滑味美,其味道比所有芒果好得多,这正是广大消费者更加青睐曼木的原因。因此,曼木的价格要比其它芒果贵。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网络图片)

在红河县、元阳、冷墩、河口等红河岸边,气候炎热,盛产芒果,当然也包括本土品种曼木。曼木成熟期稍早一些,要比芒果提前一个月左右,一般曼木6月成熟,芒果7月上市。

在这个阶段,在红河县、元阳、冷墩、河口等市场,到处是芒果街,车辆川流不息,买卖芒果和曼木的人们十分热闹。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网络图片)

曼木,树木高大,威武雄壮,有的高达十五六米,树冠如绿色的巨伞,树枝纵横交错,可以占据半个球场。而且,这些曼木树,多数树龄已达百年以上,较年轻的也有三四十年。如红河县坝罕傣族村,就有一片曼木树,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一个傣族老爷爷说:“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子了,如今80多岁,这片曼木林还是这个样子,一点也没变。”老爷爷还说:“种一棵曼木,需要十多年才能结果,而种一棵芒果,只要嫁接好,三年就可以挂果。但是,现在的人们追求口感,因此曼木更受欢迎。这正是这些百年曼木树至今还保留着的真正原因。”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网络图片)

摘芒果容易,因为芒果树较矮,一般两米左右高,伸手就可以摘到。而摘曼木,就十分费劲了。在红河县迤萨镇坝罕、小河坝栏、大黑公等一带的傣族村寨,当曼木成熟时,当地傣族群众家家准备一节长达四五米的竹竿,竹竿梢拴上一个像帽子样大的竹箩。摘曼木时,把拴有帽子样竹箩的长竹竿,伸向曼木稍稍一转,曼木可掉到竹箩里。

有的曼木树很高,采摘的人们就手握竹竿爬到树上,再用竹竿把高高的曼木摘下来。因此,摘曼木时全家人出动,男人上树采摘,当竹竿梢上的“帽子”里有装有五六个曼木时,男人把竹竿伸向地上的女人,让女人把曼木从“帽子”里拿出来放进背箩。这样摘曼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使曼木完好不损。至今,红河傣家人还沿用着这种古老的方法摘曼木。

曼木上市时,傣族村寨像过年一样热闹,城里的消费者开着车到傣族村寨买曼木,不仅观赏了傣家人摘曼木的技巧,而且对曼木的味道赞不绝口。

走,去红河吃曼木~

「美食」红河小芒果熟了,你带上我,我带上辣椒面,我们红河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