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明清两代被称作高度集中的君权统治,是有其个中缘由的,正是表明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越濒临结束反而帝王权力越大,那么庙号或者称祖的事情也都是后代追加的。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那大家了不了解称祖道宗的这些道道儿呢?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和带祖的有所不同,这种庙号可是帝王独一无二的,祖就是说劳苦功高,宗则是说仁爱有德。另外例如太祖高祖之类的通常是国家的创建者,而太宗一般是第二任有所作为的君主,普世意义上来说这是最好的宗字庙号。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封庙号的传统是从商朝兴起的,经过一阵断代之后在汉朝时期才再次被使用,这种评定规则是格外严苛的,若是水平和成就不足则没有庙号,当时文景之治的开创者都没有,而名垂青史的汉武帝只有世宗的名号罢了,由此可见史官和皇子都没有徇私舞弊,风气还是很端正的。到魏晋南北朝之际,庙号就逐渐泛滥成灾了,曹魏政权就有了三个祖,刘宋时期的宋文帝也别后代给予了太祖之号,其父宋武帝则成了高祖。所以说因为庙号评定松懈,史上有了两位宋太祖。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等到世间战乱结束,唐朝盛世来临之际,几乎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滥用的现象已经减轻很多,此时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都是祖字。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但在明二祖清三祖的时候,这种泛滥又重现了,因为此时皇帝的权利不断膨胀起来,朱棣作为明朝第二代皇帝,本来太宗的庙号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是百年后其子孙嘉靖帝就把他升作成祖,众人都以为如此是为了给其父入太庙腾地方,但显然并不仅如此。朱棣在位时不仅五次讨伐蒙古,还收复了安南和西北地区,下西洋也是在此时,迁都到北京之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也是劳苦功高了。而嘉靖刚继位是也仿效朱棣做法,可见十分倾佩了,何况他自身功劳也足够如此,从史料各方面结合来看,他要将朱棣升为成祖的想法已经持续多年了。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而顺治帝的成就是成功让满清入关,虽然此成就更多归于摄政王多尔衮的功劳,但他庙号依然是祖字。世祖一般是开创新时代的人,即便不是开国皇帝但也引领人民走向了新时代,就比如刘秀、忽必烈都是世祖,因此顺治帝也算是情理之中的庙号。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康熙作为入关之后的第二任皇帝号圣祖,统治时期平叛了不少藩王的叛乱起义活动,巩固了政权统一,但是功劳之外他始终没有解决葛尔丹部落问题,还与沙俄签订了毫无益处的领土协约。所以即便他让国家稳步发展、和平安定,但是以圣祖的庙号称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解密史上那些皇帝称宗道祖的门道,这些历史由来和区别是什么呢?

其实之所以在明清时期有这样滥用的情况,主要还是此时皇帝对权力的收归,让他可以弘扬歌颂自己的先父,即便是夸大其词的做法,况且也有不少皇帝是因为钦佩自己祖宗的功劳能力,而毅然决然为其升号的,这未尝不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