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 选择在家当老师, 和家人一起! 还是一线城市打拼?

身边很多考上国家公务员拥有正式编制的人总是感叹“编制也像一座围城,进去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在中国传统思想里,编制几乎和“稳定”挂钩,有了编制才有稳定的工作和终身保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年国家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师范类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在求职起点和竞争机会上有很大差别。本科生不仅在待遇上会低于研究生,而且选择的环境也会和研究生有较大差距。但是对于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而言,以后的发展去向也是非常纠结的问题,到底是呆在三四线城市的老家做一个“高待遇”的高中教师,还是去一线城市当一个小学老师呢?

替换高清大图

三四线城市生活更加安逸,但是缺乏激情年轻人的幸福感指数偏低

我身边有一位研究生学历的姐姐,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还未毕业的时候就已经签下老家最好的一所中学,而她毕业以后也顺利入职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这在外人看来实在是令人羡慕的工作,稳定、有固定收入,社会地位高、没有太大压力,但是这位姐姐却在工作了三年以后毅然放弃那个外人眼里弥足珍贵的编制,放弃了那份被人倾羡的教师工作,辞职去了北京。

每次和她交谈听她说着工作的辛苦和压力时,我安慰她的话语中也透露着可惜。直到有一次这位姐姐向我说明了她辞职的理由。

看似安逸的生活抹杀了她的激情

在那个三四线城市,她的研究生身份让她在单位里多少有些优势,毕竟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教师群体研究生学历人数并不多。所以刚开始她也享受着外人羡慕的眼光,享受着这份安逸的生活。但是慢慢地她发现自己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斗志,就像一个步态蹒跚的老人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她才二十六岁,正是为了理想奋斗、为了梦想拼搏流汗的年纪,但是安逸的生活让抹杀了她的斗志,所以她害怕了。

害怕自己成为一个井底之蛙看不见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于是她选择辞职前往北京。虽然在这里她的学历并不能成为她的优势;虽然她拿着只有以前工资二分之一的薪水;

虽然她每天加班,还要面临着每个月的业绩压力,但是她觉得自己活过来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她虽然看不到未来但是她感肯定自己的未来一定明亮且幸福。

稳定的编制内工作其实也充满着“斗争”

越是编制内的工作斗争越激烈,从单位晋升的评选制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在编制内的工作单位里,晋升的标准和工作能力相关不大,更多的是工作资历。所以有人说,在这样的单位里工作想要出人头地得先学会忍耐,熬资历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

一线城市里那些非体制的“不稳定”工作更加重视个人能力,增加了拼搏激情

上面提到我那个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姐姐去了北京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工作压力很大每个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到凌晨。但是她却甘之如饴,而且因她工作表现出色且能力突出仅仅一年就被提升为教学主管,这无疑是最大的肯定,同时也激发了她的工作斗志和激情。

其实不论是在三四线的小城从事着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在一线城市选择薪资待遇更高压力更大的职业,工作的心情和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活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