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许昌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长期在许昌工作的戏曲名家,如毛爱莲、桑振君、李明玉、刘鸣堃、任宏恩、汤玉英、艾立、张晓凤、颜永江等。还有一些大家,从许昌这块戏曲沃土中孕育出来,此后相继走向全省、全国。这些人,可能有的许昌人就不太清楚了。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

杨小凤(1900-1976),许昌县五女店人,越调名伶。17岁与丈夫盛文英创建“文凤班”,培养了毛爱莲等一批优秀越调演员。上世纪50年代到安徽创建越调文工团,把河南越调传到外省。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杨小凤的甥女郭宝霞

赵义庭(1915-1992),著名豫剧生角演员。早前与陈素真配戏,后和常香玉合作。1917年曾担任许昌“二油梆”第二任掌班。1936年 “二油梆”重组,任掌班兼主演。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赵义庭与常香玉

陈素真(1918-1994),豫剧六大名旦之首。20世纪30年代初在许昌“一道辙”剧团担任主演,代表剧目有《春秋配》《三上轿》《宇宙锋》《洛阳桥》等。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陈素眞和梅兰芳

闫立品(1921—1996),原名桂荣,豫剧六大名旦之一。1936年到许昌“二油梆”搭班,1940年重组“二油梆”,担任掌班兼主演,改名立品。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唐喜成(1924—1993),豫剧大师,人称“豫剧第一生”。1934年在长葛董村“万乐剧社”学戏并成名,1940年始相继在许昌“二油梆”、“一道辙”任主要演员,1948年许昌解放,担任许昌工人剧团(“一道辙”更名)团长。1952年任新许剧团团长。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毛兰花(1924~1981),长葛老城人。上世纪40年代,与马金凤、闫立品、徐艳琴被誉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豫剧“十八兰”之首。1947年春在许昌一带搭班演出。后赴台湾组建“大鹏豫剧团”,任总教官,为豫剧在台湾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毛兰花与丈夫朱振家

申凤梅(1928-1995),临颍人。越调大师。民国十六年(1927)在许昌县张潘镇张三余、张书监组建的越调窝班学戏, 14岁出科搭班,长期在许昌一带演出。胞妹申秀梅(乳名“小多”,俗称“二梅”)为许昌越调剧团主要演员。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吴碧波(1933—2013),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四小名旦之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许昌工人剧团(“一道辙”更名)、新许剧团(“大油梆”更名)任主演。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张立,1966年生,许昌市区人,许昌戏曲学校毕业,曾在许昌市豫剧团工作,主攻武丑、武生。他主演的《三岔口》荣获全省戏剧汇演表演一等奖,后到河南豫剧院一团工作,又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成名剧《燕子李三》,在《铁道游击队》中成功饰演游击队副大队长。

从许昌走出哪些戏曲名家?


作者贾凤翔: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或获奖。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