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7月5日,央视系列节目首次披露中船重工正在进行19号工程信息,而这个神秘的19号工程被著名学者雷泽认为是我们正在建造的某型号核动力破冰保障船工程,而中船重工719所是我国唯一负责研制核动力潜艇的设计研制单位,之间的关系颇值得玩味,核动力破冰船是我国核动力上舰计划中承前启后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将揭开我们核动力船舶的新篇章,也将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研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近日,核动力关于第二艘国产航母的构型,现在基本没有什么疑问,普遍都认为是弹射型。但是对于其采用什么样的动力,现在争论很大。一部分认为是核动力,另一部分认为是常规动力。如果结合舰船核动力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舰船核动力的一些发展规律。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今年5月曝光的位于我国大西南的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

第一就是舰船核动力是目前大型水面舰艇动力系统研制最为负责的工程,不是普通国家可以完成的,本来,现代化舰船核动力技术就已经十分复杂,加上航母上的航空部分更是工作环节错综繁琐,大型核动力舰艇的研制周期长,技术保障难度十分巨大,仅已经立项研制的某型大型舰艇陆上模式堆验证项目,耗资几十亿元,是我国舰艇动力研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若采用过去“动力归动力、集成归集成”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协调复杂、决策困难、发展一致性差等问题。根据俄罗斯舰船核动力全寿期集中统一管理经验,实行集中管理,制订一套系统、完善、科学的舰船核动力全寿期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是实现我国新一代舰船核动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一些军事分析人员认为,未来我国核动力航母将由一个所负责总指挥,而719所负责核动力装置协同,并直接引导航母研制的总抓方向。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这锈迹斑斑的墙壁实际上是模拟海水的水阀舱被侵蚀的现场。

军事专家陈忠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核动力航母发展的预先研究工程均已经全部启动,他们都实行单独立项,单独发展的“蚂蚁搬家”模式,由于舰船核动力属于技术密集型装备,需要更多的工程技术开发和持续的科学研究来推动其不断发展,才能适应舰船型号装备不断提升的需求。在遵循核动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到新型核动力航母研制周期长、经费投入大的特点,将舰船核动力列为战略专项计划先行安排,以推动核动力技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媒体上多次研判核动力航母项目获得很多突破,而还没有见到其踪迹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突破只是庞大核动力航母工程的一个个环节,在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辐射防护等基础性技术研究上必须全面突破,且只有在核动力技术专项研究中,需要以反应堆技术为龙头,牵引核安全、辐射防护、二回路等所有环节全部到位,核动力航母才有动工的可能性。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此外,大量的技术试验必不可少,船舶所潘院士曾告诉记者,美俄舰船核动力技术都采用多试验、多试制的研发模式,对于新的或有重大变化的设计、研制等技术均进行充分试验验证后再上船应用,保证了舰船核动力技术的成熟、可靠、安全。基于成熟型号,稳定技术路线,持续改进动力综合性能和坚持充分验证,是确保舰船核动力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例如美俄在发展舰船核反应堆时,都很重视陆上模式堆的建设。我国建造夹江某大型陆上模式堆的目的也是一样的。陆上模式堆就是指在把一款新型核反应堆实际装艇或装舰之前现在陆地上建一座功能、尺寸、环境相近的试验核动力装置

,实际验证堆型结构、系统设备的安全性,检验堆型是否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以及培训反应堆的操作技术人员等。

最新消息:总师道出中国拥有技术却不造核动力航母的原因

据悉,美国在发展舰船核动力的过程中就建了9座陆上模式堆,苏联以及俄罗斯也建了6座。不难看出,舰船核动力需要的发展周期比较长,投入比较大,不能急于求成。我国现在发展多型民用核动力平台,说明在舰船核动力方面已经攻克了关键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而这些民用领域的应用会积累很多经验,从而让舰用核动力的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变得更好。俗话说,好事不怕晚。耐心等一下,必然会有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