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最近朋友圈里都在转一条新闻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什么纪录片能让人大附中这所“宇宙”级牛校停课半天?

它就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一共三集,每集30分钟的纪录片里,呈现出的是三对处于青春期的“问题少年”与家长之间激烈的对抗、以及彼此的错位。俞敏洪看完这部片之后说了一句话: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大部分关注常爸公号的朋友,孩子们的年龄都不大,也正因如此,我才特别想要给大家推荐这部片子,罗马非一日建成,对我们小龄的父母来说,相信能从这部片中获得的更大的提醒,更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尽早做出调整。

墨宝妈,女,双重性格,既可骑马安天下,也可洗手做羹汤,女神和女神经的合体,北京土著,有9岁女萌宝一枚。

最近找了个时间,看了这部很火的纪录片。

现在闭上眼睛,片中的一些片断依然浮现眼前: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

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

12岁女孩彤彤显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冷漠:“我们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

……

他们都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需要在这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来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整部纪录片里面到处充斥着:焦虑、对抗、吼叫、指责,有问题的孩子和有问题的家长!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我深深地记得在第二集的开篇,有一个父亲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改变太多!他觉得给家长上课像一个笑话!从心底里拒绝指导老师安排的培训,觉得孩子的问题只是孩子的问题,与家长的改变与否没有任何问题!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听着熟悉吧!这不就是中国式父母典型的思考方式吗?——他们觉得自己身上是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大问题的!他们相对于孩子来说是正确的!而孩子才是需要被纠正的!

果真如此吗?孩子其实看得很透彻,一语中的——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纪录片中有一个细节,培训老师问家长:有没有意识到孩子不上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早恋问题!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经老师与孩子沟通后发现:其实孩子想考大学的!而且孩子表示,父母越不想让他怎么做,他就越想这么做。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学校太压抑,所以想逃,不想上学。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但家长觉得孩子这么说是在欺骗老师,并没有把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甚至针对孩子想跳楼的想法,父亲也表现得很漠然。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仅仅几句话,家长对孩子的不了解,不信任,一览无余!

我被孩子身上表示出来的一种“逃离感”和“反抗意识”深深地刺痛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从纪录片中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让人窒息的“控制欲”!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控制欲呢?

……

可能正是一种我们都有的控制欲。

试问天下又有多少父母曾打着“我的小孩我来管教”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人生,剥夺本属于孩子的自由。

曾经我也这样想过——“孩子是自己的,怎么管都可以”,于是选择了“我的方式”来面对孩子,比如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才出高徒”;我相信和我信奉同样理念的父母,或多或少地也曾用不同的方式控制、伤害着自己的子女。我们用原生家庭的习惯和自己的方法来面对孩子,所以有人说:所有事情都需要考试,唯独父母不用持证上岗。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有时候自然不自然的,我们和孩子间就习惯性地用“虐”和“被虐”来解决所有亲子间的问题!而这已经渐渐演变成一个时代的大型、集体式焦虑。

我突然想起我曾经和墨宝的一段经历:由于工作太忙,每天下班时间太晚,我只能选择把孩子放在课后看管班,下了班再匆匆忙忙地去接她,匆匆忙忙地回家,匆匆忙忙地检查功课,再匆匆忙忙地催着她休息。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一个学期,墨宝的数学成绩只考了90分。90分,像一个晴天霹雳一样,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小学二年级校内数学的难度,对于她来说95分以上才算合格!在分析试卷,查找错题原因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太多学习态度和习惯的问题,才意识到墨宝的心已经像浮萍,像野草一样,而我,却在匆匆忙忙奔波的日子中毫无察觉。

我忍住想要暴跳的心,努力地和她沟通,我问她:“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墨宝低着头,不说话!我内心的暴躁好像快把我撑爆了,但是我还是咬着牙坚持着,在漫长的静默之后,墨宝用小到不能再小的声音说:“我在托管班,只想写完作业就去玩。在那儿有同学,大家可以一起玩!”这句话就像一记闷拳砸到了我的心上!

原来,她一直在和我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抢玩的时间!而为了掩盖她的贪玩,她在我接到她之后主动地报告作业,用一个个谎言掩饰她想要玩的事实!

当时我根本就不明白,明明已经非常刻意地绕过功课,绕过那些孩子们敏感的问题,努力地掩饰我的疲倦,我的焦虑,她怎么还想逃呢?

她怎么还欺骗我呢?她才明明只有二年级啊!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直到我看到纪录片中的家明在镜头前,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怒喊出对家长的愤懑的那一段的时候,我才深刻领悟到,孩子们真的很敏感,他们同样有着属于他们的压力,有他们的焦虑!他们不想被像当做一台机器一样的控制着!

我突然间醒悟:原来墨宝用那样的方式在做一种逃离?逃离没完没了的作业,逃离我的监控。

看纪录片《镜子》,其实就是在“照镜子”。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当然,我也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多,太早熟。而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行的列车上,所有的父母也是这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要工作,要养家糊口,长期的社会压力加上来自学校、升学、孩子自身问题的压力,会让父母时刻处于“崩溃”边缘。

比如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单身母亲,孩子上三年级。她要一早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挤公交上班,等下了班再马不停蹄的把孩子接到家,辅导功课,处理家务,日复一日。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如果父母如果都是工薪族,仍然要为生活奋斗,还房贷,供车子,给孩子交一轮又一轮的学习的费用。

身为父母,我深深地体会过在生活中,在教育中的无奈。但是,我还是想对所有的父母说:因为你身而为父母,请你——我亲爱的父母们,重新定义什么是爱?重新去思考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纪录片“该停工补课”是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最后,把弗洛姆的一句名言送给你: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一个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离之围墙的能力,

一种使人和他人相联合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和感觉,

但他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允许他保持他的完整性。”

让人大附中停课半天的那面“镜子”,其实或许更该家长“停工半天”去补课反思。想要从今天开始改变的朋友,不妨点击下面的链接,也来补补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