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餘論》「元」朱丹溪

《格致餘論》「元」朱丹溪

《格致餘論》「元」朱丹溪

《格致餘論》為元代醫家朱丹溪所著,為其代表作。格致取於儒家"三綱八條目"之格物致知。自宋朱熹將《大學》從《禮記》中單列出來併為《四書》以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成為士子們讀書進學的理想,而這條進身之路最基本的開始便是格物致知。"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唉,平天下其實是明明德於天下!)本書取於此意,以其將有功於天下,又不敢徑直並於聖學,因此名為《格致餘論》,亦可見丹溪對醫道之重視。

今釋此文,望讀者識古人習醫之初衷,由古人之文字,瞭解中醫之發展過程,丹溪創"滋陰"之理論,是為見《局方》之弊,今人有"廢醫存藥"之說,怕比《局方》還不如。中醫存也罷,廢也罷,終究不能否認,這個民族是受其之惠方繁衍至今,哪怕是作為古董,也當受人尊敬乃至景仰的,何況今人依然得蒙其惠!

《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為《局方》之學。間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醫道隱晦,職此之由,可嘆也。

-有時,還真的得感慨歷史何其相似!"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當今之世何嘗不是如此?可當時丹溪據古識今、創立新法,終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由此,難保今日中醫未有出身之路。嘆《局方》之弊而道之不顯。《局方》為宋所頒佈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發佈之後,惠民無數,然至丹溪時,弊端頻出,因此有可嘆之說。

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眾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至四十歲,復取而讀之,顧以質鈍,遂朝夕鑽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羅太無諱知悌者為之師。因見河間(劉完素)、戴人(張子和)、東垣(李杲)、海藏諸書,始悟溼熱相火為病甚多。又知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立方。有方無論,無以識病,有論無方,何以模仿。

自敘其習醫之路,書中所論,均為其心之所得,誠意之至。最後一句所論甚精,只可惜大多數從醫者不識此精義。妄投方藥,為一大病。

夫假說問答,仲景之書也,而詳於外感;明著性味,東垣之書也,而詳於內傷。醫之為書,至是始備,醫之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質疑於《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間南北,翕然而成俗,豈無其故哉!徐而思之,溼熱相火,自王太僕(唐代王冰,注《素問》)註文,已成湮沒,至張(戴人)、李(東垣)諸老,始有發明。人之一身,陰不足而陽有餘,雖諄諄然見於《素問》,而諸老猶未表彰,是宜《局方》之盛行也。

陰不足而陽有餘為其所宗。

震亨不惴蕪陋,陳於編冊,並述《金匱》之治法,以證《局方》之未備,間以己意附之於後。古人以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餘論》,未知其果是否耶?後之君子,幸改而正諸。

書名之由來。

文中劉河間,張戴人,李東垣與朱丹溪並稱金元四大家,各有所宗,用藥各有特徵,劉河間主用"寒涼",張戴人主用"攻下",李杲主"補益脾胃"、朱丹溪主"滋陰降火",雖說用藥不同,但前提均要診斷準確,所用適宜,說其為某一派,不過各有所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