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村淘已經覆蓋10萬鄉村,爲何還要45億投資匯通達?

01

這兩天,阿里45億投資匯通達的事情,成為一大熱門話題,大家萬萬沒有想到,阿里自己的村淘已經覆蓋了10萬鄉村,竟然還會再花45億投資一個農村電商。

而且,這一輪投資距離匯通達上一輪中美綠色基金5億人民幣投資,才過去了4個月,據調戲電商初步估算,這四個月,匯通達的估值,可能翻了一倍超過200億人民幣。

據匯通達董事長汪建國介紹,雙方的聯姻,是他“主動追求”的阿里,他跟阿里CEO張勇認識很多年,但是第一次約會,還是在2017年12月,本來預計30分鐘的談話,最後聊了兩個多小時,後來,汪建國給了張勇一份資料,經過幾輪談判,最終還是達成了戰略投資的意向。

那麼,阿里最終看中了匯通達的什麼呢?自己在農村電商方面明明已經佈局很深,為何還要再投資一個農村電商?難道雙方沒有競爭關係嗎?

阿里村淘已經覆蓋10萬鄉村,為何還要45億投資匯通達?

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匯通達總裁徐秀賢的時候,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首先,阿里和匯通達競爭關係很小,更多的是互補關係。阿里的村淘,更偏重快消品和服裝,但是,匯通達的品類屬於高服務品類,比如農資家電等,需要的服務比較多;阿里村淘是輕模式,匯通達是重模式,匯通達有幾千人的直屬人員,深度服務鄉鎮小店,從供應鏈到門店系統,到盤活車輛資源,到信息服務站,到金融服務等等,這是一個鄉鎮資源網,而不是買賣平臺。

而且,阿里有強大的供應鏈資源,可以很好的接入匯通達的門店,門店將會擁有更豐富的選品空間。

所以,雙方合作大於競爭。

聽起來不錯,不過,你有沒有發現,上面的合作內容,竟然沒有提到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這些不是阿里的核心競爭力嗎?

02

其實,做農村電商,技術越先進,越做不好,當然,一點先進技術都沒有肯定不行,畢竟要用互聯網給鄉鎮小店賦能,但是,太先進了,反而不行,錢太多,也不行,靠燒錢是做不好農村電商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四懂”團隊,懂農村、懂農民、懂農業、懂做生意。

什麼意思呢?

先說第一條,技術太先進了不行,如果整一個很先進很複雜功能很齊全的門店系統,店老闆們是不會用你的東西的,匯通達給他們開發的O2O門店管理系統,也就四個大功能,產品上下架、訂單管理、促銷管理、粉絲管理。每一個大項裡面,也沒幾個子功能,我當時一看,這恐怕連十年前的門店系統都不如,這能行嗎?

還真行!簡單易用,一學就會,店老闆們就願意用這種簡單的。先別提什麼大數據,人工智能,他們現在用不到,也不會用,很多時候都是店員幫助下單,很少有沉默下單,所以,你的千人千面大數據個性化推薦,恐怕用途不大。

再一個,農村電商靠燒錢,是做不起來的,很多人都不會用智能手機,下單都是店員或者鄉村代理人幫忙下單,你怎麼補貼?想靠補貼把規模做起來,也會很快流失掉。

關鍵是要有一個團隊,懂農村、懂農民、懂農業、懂生意。

阿里村淘已經覆蓋10萬鄉村,為何還要45億投資匯通達?

很多人說,這有什麼難的?農村出來的人,不都知道這些嗎?

真的嗎?

匯通達董事長汪建國也是農村出來的,2009年的時候,把五星電器賣給百思買,賣了之後,他去農村調研,想搞明白一件事:那時候,家電連鎖已經很成熟了,比如江蘇崑山,有國美、蘇寧、五星、百思買等六七家家電連鎖,但是,很多鄉鎮的家電門市,一年還能做3000多萬,少的也能做300萬。

他搞不明白,崑山的鄉村到市裡,坐車也就半個小時,為什麼這些農民非得去鄉鎮門店買,而不是去市裡買呢?連鎖門店的信賴度不是更高嗎?

調研一圈,汪建國明白了,鄉鎮經濟是一個熟人經濟,連鎖門店在鄉鎮不好使,農民的消費心理還是要去熟人那裡更放心,所以,90%以上的生產性消費、80%的生活消費,都是來自鄉鎮夫妻店,這些小店根基深厚,人脈廣泛,是農村商品流通不可或缺的獨特支點和城鄉資源交換的重要樞紐。

阿里村淘已經覆蓋10萬鄉村,為何還要45億投資匯通達?

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汪建國與匯通達總裁徐秀賢

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關鍵,這是農村消費市場的基本規律,既然鄉鎮夫妻店是城鄉資源的重要樞紐,那就意味,你只能去服務好他們,而不是建立一個所謂的先進電商平臺去取代他們。

儘管他們的經營模式很落後,供應鏈資源也很短缺,可能記賬還是手工,但是,他們才是鄉鎮經濟的支撐點,激活他們,才是出路。

怎麼激活啊?

03

瞭解了農民的消費心理,還要了解他們的辦事心理。

汪建國和徐秀賢去鄉鎮門店調研的時候,都要換一身衣服,你不能穿的太新,也不能穿的太正式,要換一身農民大叔的衣服,這樣,人家才跟你聊,否則,都不跟你說實話的。

再比如做培訓,要培訓的不是老闆,而是老闆娘,要不要接入匯通達,是老闆說了算,但是,業務具體怎麼做,培訓老闆沒用,要培訓老闆娘,你培訓了老闆,一喝酒他就忘了,真正在店裡管事的,還是老闆娘,老闆娘會用匯通達的系統了,才算真的落地了。

另外,這幾年,鄉鎮經濟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鄉鎮夫妻店的接班人問題,徐秀賢把他們成為“匯二代”,這些店主大多四五十歲,孩子也二十來歲,高中畢業或者大專畢業,去城裡打了幾年工,感覺自己也沒辦法留在大城市,但是回到老家,也不願意繼承父輩的小門店,感覺做一個小老闆,太土,沒出息。

但是,被父母弄到匯通達的培訓班之後,對這個生意的看法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原來在鄉鎮開個門店,還能跟互聯網接觸,還能用手機做生意,玩手機,這些“匯二代”熟啊,玩的很溜,他們就會覺得用手機做生意有意思,很潮流,這激發了他們的創業夢想。

更關鍵的是,這是國家提倡的鄉村振興的關鍵,農村經濟的未來在於人才,如果農村沒有人才、沒有年輕人願意待下去,那鄉村振興就是空夢,農村就沒有未來,只有把農二代培養成新型鄉鎮企業家,才能真的做好鄉村振興。

懂得了農村經濟的載體,懂得了農民的心理需求,才能真的做好農村電商,這些東西看起來跟電商無關,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是互聯網玩法,但偏偏是這些,才是做好農村電商的關鍵,這恰恰也是阿里看中匯通達的地方。

所以,在農村電商這條大賽道上,接地氣,才是最值錢的。

阿里村淘已經覆蓋10萬鄉村,為何還要45億投資匯通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