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實力和靠運氣哪個能快獲得500萬?丨腦洞經濟學

靠實力和靠運氣哪個能快獲得500萬?丨腦洞經濟學​​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如何一夜暴富?

老K可以正經地回答你,買彩票可能是最容易的一種吧。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攢錢達到500萬更快還是中彩票更快呢?


我們常看到電視上有人中大獎的新聞:

一位英國單親媽媽,帶著四個孩子依靠國家的救助金生活,然而在去年的中了約合人民幣1.26億元的大樂透,一下就變成了富豪。

2012年在北京,有人買了雙色球並中了110注,獲得5.7億大獎,成為中國彩票歷史上中獎金額排行榜第一人。

對於這些一夜暴富的幸運兒,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羨慕。頻出這些新聞,中獎好像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嘛!

可是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新聞之所以為新聞,都是小概率事件。你看新聞會報道你喝飲料中了“再來一瓶”嗎?

算一算中獎的概率,就可以知道大部分人買彩票的錢都是交“智商稅”了。

以最常見的雙色球來計算,把一到六等獎算在內,每100個人買彩票,只有6~7個人能中獎。那一等獎中出概率又是多少呢?


0.0000056%

這是什麼概念?拿國內高考985院校錄取率來比較,2017年約是1.5%。高考的時候從不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會成為百分一的天之驕子,在彩票這件靠運氣的事上,就都有信心自己會是那幾千萬分之一嗎?

再從其他兩個角度來看:

★購買成本如果想要百分百中獎,一次買全每一組數字,大約需要3550萬人民幣。

★時間成本假設每個星期買50張彩票,贏得一次大獎的時間約為5500年;即使每星期買1000張彩票,也大致需要270年。

所以購買彩票中500萬,無論是從概率、時間、金錢成本來看都不太划算,那麼既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持續不斷地買彩票呢?

簡單來說就是“財迷心竅”。高額的獎金讓人失去了應有的判斷力,錢原來可以來得如此輕鬆,忽略了彩票是否中獎就是一個典型的概率事件。獲得與付出的差別越大,對人主觀判斷的影響力就越大。

如果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攢到500萬需要多久?

這主要取決於你每月能存下的錢和投資年化率,我們用Excel表中的FV函數來計算:

本+息=FV(rate,nper,pmt)=FV(利率,期數,定投金額)

假設我們每個月投資2000元,每年保持10%的年化利率,最終獲得500萬的資產。

那麼將利率(10%/12)、定投金額(2000)、本+息(500W)分別帶入上面的公式,最後得出的時間大約是31年。

當然如果你對自己有很強的約束力,每月存下2000投資是小意思,甚至可以存下更多的錢去投資,那麼在相同的年化利率下,需要的時間久更短了:

每月5000元,大約22年

每月8000元,大約18年

這就蘊含了投資理財的兩大理論:

複利的威力無窮 & 投資理財越早開始越好 !

所以,老K說了那麼多,不難得出結論,其實好好地攢錢理財更適合我們!而且相比中彩票的好運氣,靠自己投資理財來達到500萬顯得更加得腳踏實地和真實。


靠實力和靠運氣哪個能快獲得500萬?丨腦洞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