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以前读苏童的小说,看介绍说他被称为是比女人还懂女人的男作家,后来读毕飞宇的小说,看介绍说他被称为是最懂女人的男作家,我有时候想:当一个男性作家描写女性心理时,他究竟是凭着怎样的想象力来创作的呢?这样的心理描写又有多少可靠性呢?

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不过想想也释然了,如果说有分别,人与人之间都有,哪里还区分什么男人女人,如果说没分别,大家都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小说嘛,真真假假的,即便是胡编乱造,也能有人给你对上号。

《青衣》、《玉米》是毕飞宇的代表作,这两个故事不长,但都比较压抑,也许女人的故事就应该比较压抑才对。

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青衣》讲的是位戏子,名叫筱燕秋,她最拿手的一出戏名为《嫦娥》。在神话中,嫦娥由于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天成仙后住进了广寒宫,从此孤家寡人,寂寞一生。筱燕秋表演的时候入戏太深,她觉得只有她才能演出嫦娥那种悔恨、落寞、孤独的感情,于是她排斥任何别的人演嫦娥,不管那人是她师傅还是她徒弟。

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二十年前,因为跟师傅争戏,筱燕秋将一杯滚烫的热水浇到师傅脸上,由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二十年后,为了重新登台,筱燕秋跟赞助她演出的烟厂老板睡了。为了能出演嫦娥,筱燕秋不择手段,甚至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

嫦娥只想到吃了药就可以长生不老,却没想到天上广寒宫的生活是如此孤苦凄凉,筱燕秋只想到演了嫦娥她就心满意足了,却没想到谢幕后的日子是那么痛苦难熬,她理解了嫦娥,她说:“我就是嫦娥!”

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后来烟厂老板看上了筱燕秋的徒弟,她更年轻,更有活力,在那个有钱就是爷的年代,筱燕秋落幕了。

如果说《青衣》里的女人多少还有点独立人格的话,《玉米》里的女人就一点也没有了。

为什么小说中受伤的总是女人?

《玉米》的主人公名叫玉米,她爸是村里的领导,那是一个村领导可以睡遍整个村女人的年代。有一次,这位村领导正跟一位女人偷情,女人的老公回来了,村领导不慌不忙,只说:“你先出去,这边快了,就好了。”那男人便不吭不哈的走到院子里抽烟去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女人能有什么地位呢?

由于老爹是村领导,玉米心气就高,一般人看不上眼,当她老爹给她介绍一个当飞行员的对象时,可把玉米激动坏了,都能上天了,那还了得?

玉米跟飞行员哥哥度过了一段短暂又美好的时光,她认定自己就是飞行员的人了。可是后来她老爹犯了事被撸下来了,飞行员哥哥也跟她断了联系,她老妈又是体弱多病的主,家里事全压到玉米身上了。她有六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有一天晚上,她两个妹妹被人轮奸了,也不知道谁干的,兴许是报复他老爹以前的风流账吧。

为了让这个家重新振作起来,玉米对他爹讲:“给我个男人,不管什么样的,只有一条,手里要有权!”看来还是要靠男人呐……

在苏童的《妻妾成群》里也是这样,那些依附于男人的女人们,都没有什么独立人格,活得虽然不咋样,但起码还能活,那些不信邪的女子们,想着追求个性、解放,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女人的悲剧也就在这里吧。

不过那都是旧社会啦,现在的女人能顶半边天,受伤的主角也都换成男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