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首创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促产业发展

更多农业资讯,敬请关注“农家之友”!

日前,在贵港市覃塘区村集体经济孵化器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首批2宗集体山林交易项目成功签约,其中东龙镇京龙村117亩集体山林出租项目由底价5.5万元上升到24万元成交,该区村集体经济孵化器“孵”出了第一批“金蛋蛋”。

覃塘区首创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促产业发展

网络竞拍“荒地”增值

“以往村里出租集体地,基本都是在村屯张贴招租广告,信息传播落后,寻租的老板少,招标价格偏低。现在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公开竞拍,让我们的竞拍价越拍越高。”谈到此次竞拍成功,京龙村党支书刘造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作为孵化器的合作企业之一,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负责人说:“我们一直在寻找集团落地发展的地方,此次和覃塘区合作竞拍成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扩大合作的信心。”

覃塘区首创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促产业发展

目前,覃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经有12宗项目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农村产权“E农村”交易平台上线,涵盖了土地承包、林权、经营性资产、小型水利等各类农村集体产权。网络竞拍促进了农村产权公开透明、流转实现交易增值,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覃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贤雄说:“采用网络竞拍的方式,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益,有效防范了腐败的滋生。本次标的成功竞拍,充分说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引导资本支持‘三农’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初见成效。”

项目孵化 产业凸现

目前,覃塘区已孵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主要有美系种猪养殖、黑木耳种植、百香果套种柑橘和富硒百香果种植4大类,涉及25个贫困村。孵化器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给、人员培训、产品展销、产权交易、金融信贷等六大功能支持。

覃塘区首创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促产业发展

汉世伟现代化养殖项目作为孵化的项目之一,今年投资7.5亿元,在樟木的3个村新建公猪站、母猪场、肉猪培育场、实验场等,覃塘区14个贫困村投资421万元入股建猪场,每年按投入的10%比例获得租金。

华夏助农百香果种植基地计划投资1亿元在樟木镇川山村、寺江村种植3000亩百香果、套种柑橘基地,目前已经完成投资2000万元。元金村、中唐村、李塘村等3个村联合投资60万元成立家庭农场。

五里镇云表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占地面积约50亩,总投资60万元,由云表、龙贵、东流3个贫困村按3:3:4的比例出资。目前已种植约10万株菌棒。

这些项目孵化后通过提供各种要素及一站式服务,村筹集资金合作建设,合作企业提供技术、保价回收,从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创新载体 消除空壳

为何想到创建村集体经济孵化器?覃塘区委书记孙睿君介绍,2017年,该区出台八大举措消除空壳村,但是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村里想发展,但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资金也存在缺口;合作社有了产品,但销售渠道又不顺畅。

覃塘区首创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促产业发展

“要实现2020年覃塘区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今年我们在八大举措的基础上再创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展村集体经济孵化器,提供资金、技术、种苗、培训、销售、交易等要素支撑,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孙睿君说。

为此,覃塘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高位推动,通过孵化器,结合乡村的资源、产业优势,拓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整合各村资源,将单个个体转化为合作社形式,抱团后统一对外招租或者与大企业合作,并通过金融部门抵押融资,增加资金量,推动产业振兴。

覃塘区村集体经济孵化器已入驻10多个部门、企业,其中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涉农部门主要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该区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提供农技农资、市场信息、人员培训等服务,北部湾产权交易所、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等企业主要提供产权交易、金融、保险、信贷、物流等服务。目前已举办4期百香果专业种植、加工、销售,农村产权交易业务等培训班。

“孵化器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后孵出的‘金蛋’一定会越来越多。”陈贤雄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